手机版
1 1 1

十年磨一金融剑:为经济航舰保驾护航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上海各银行集体授信40亿元大单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止渴”。图为8月31日“第六届上海中小企业金融洽谈会”现场拍摄的黄浦区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活动专区。

  排号机、存款机、查询机;现金区、休憩区、理财区……一台台机器,一个个桌牌,仿佛列队等候的士兵,等待每一个推门而入的人来检阅。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支行的大堂经理彭雪梅更愿意把自己比做队列中的一员:“十年前,这里只有一台穿墙的大型取款机,迎门就是高高的柜台,客户拉上蛇形线排队等候。”而今不仅每个进来的储户在各自的窗口享受面对面服务,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在她的帮助下学会了足不出户网上办理业务。

  十年间,所有人都亲历和见证了中国金融业不断加快的改革与开放步伐。在高速成长与强势崛起的风雨历程中,金融服务化成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的重要力量。

  为经济航舰保驾护航

  2002年,在成功化解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业踏上新征程。随着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中国金融监管“一行三会”的格局正式形成。全方位地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纪元。

  2004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革试点的决定,这项被温家宝总理称为“背水一战”的改革正式拉开大幕。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改革改善了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资产质量大为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正是有了这样的实力,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银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0.6%,在全球独树一帜。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13万亿元,为2003年底的4.1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002年的8.69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4.7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3倍;2011年年底,国家外汇储备突破3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倍,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

  经济发展过程矛盾交织,需要高超的金融调控手段来驾驭。“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紧扣经济发展脉搏,从稳健到适度从紧;从适度宽松再到稳健,日趋灵活、审慎和有针对性,确保了经济航舰平稳前行。

  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金融业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实施“有保有压”策略,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三农”、节能环保、民生等薄弱环节以及国家重点在建项目的资金供给,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奏响发展最强音

  十年磨一剑。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开放进程有序推进,不断深化,奏响了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十年来,以几家国有大型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企业,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市后的中国几大银行的利润率、核心资产等方面都名列全球银行业前十位。2011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排序显示,工、建两行分列全球净利润排行榜冠、亚军,并与中行、农行进入核心资本排名前十位。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弹性逐步增强,价格向合理均衡水平靠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与1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几年下来,人民币在境外的认可度和可接受程度都大幅增强。

  “十一五”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向纵深推进,商业银行利率自主定价空间不断扩大,利率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进一步发挥。

  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实施与完成,创业板市场平稳推出,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系列措施相继出台,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推出,使资本市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保险业进一步发挥经济发展“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2011年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5.9万亿元,比2001年年底增长11.8倍。

  债券、货币、外汇、黄金和金融衍生品等市场建设全面推进,金融市场体系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延伸至千家万户

  从国库直补实现出口退税“零在途”,到涉农“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从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到个人诚信档案日益健全;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业务,到新兴电子支付服务迅猛发展。10年来,金融业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为着力点,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银行业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作为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确保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8万亿元,约占全部贷款的20%,已连续三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5.7%,为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全国24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起设立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6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一张普通存折到如今一张卡可以随时交纳水电费、话费,甚至办理医院挂号;从单纯的网点铺设到包括自助银行、ATM机、电子银行等多方位触角的服务网络,十余年来,银行改变了模样,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9.49亿张,银行卡已成为居民个人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金融与大众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业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也日渐完善。随着个人金融服务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个人投资、创业、理财、买房、买车、教育、医疗保健、文化消费等出现前所未有的“井喷”,各金融机构认真研究客户关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努力让群众享受更多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记者 温 源)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 07:3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