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视频]【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黑龙江:西北风口的生态变迁

微信扫一扫 ×

    说起黑龙江,人们自然会想到大森林、大粮仓。但实际上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曾经却是缺乏植被保护、风沙侵蚀严重。十年过去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由不足10%上升到了23%。这一变化要从一个名叫西北风口的地方说起。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沙化土地多达247万亩,因此被称为“西北风口”。从这个风口刮进的大风掀起一座座沙丘,平均以每年15米的速度往前移动。对大庆油田以及粮食主产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形成威胁。2001年处在“西北风口”上的程地房子屯的耕地被风沙吞没,32户109口人被迫整体搬迁。

  在村民搬走后,当地政府开始在这里种树种草防风固沙。但在沙地上造林并不容易。当地干部群众把一棵棵幼苗栽在塑料袋里,用营养土培育壮实后,连苗带土往沙里栽。再用庄稼秸杆打成结,铺在沙丘上来固定沙石。一袋一袋的泥土、一棵一棵的小树、一片一片的林子,锁定了一丘一丘的沙石,风沙肆虐的西北风口终于被纵横交错的林网堵住。

  绿色生态屏障建立起来以后,被迫搬离西北风口的村民现在又回到了这里,除了传统的种地、种菜、种树之外,村民还在这里养起了奶牛,收入增加了好几份。

  十年里,黑龙江在西北风口以平均每年10万亩的速度推进造林,长90公里、宽20公里的防护林为农田编织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杜尔伯特这个沙区县人工林面积达到122万亩,在林网的庇护下,粮食亩产由10年前的89公斤提高到233公斤。西北风口变迁的背后,是黑龙江打造粮食主产区生态屏障的大战略。十年间特别是从2008年至今的这五年,黑龙江造林1700多万亩。粮食主产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粮食亩产提高了12%至15%。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7日 20:07      来源:央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