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卞晋平: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现在在我们国家仍然任重道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3年3月8日下午15:00,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场记者会,邀请政协委员卞晋平、姜力、邵鸿、吴先宁、甄贞就“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成都传媒集团成都电视台记者]卞晋平委员,多年以来您一直致力于关注和保护古件古迹,包括长城的恢复,包括古蜀道。今年在报告中看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在新型城化的过程中,很多城市有很多的古迹古建,您觉得是通过行政的渠道,还是通过民主渠道来推进会更有效果。另外我还想请教一下,作为我们成都是几千年来没有变过城市名字的,也有很多古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您能不能给我们提一些建议,如何去保护这些建筑,能够给城市留下文化的脉络?

  [卞晋平]实际上我对文物保护是外行,因为我在政协负责这方面工作,所以跟很多文物专家在一起,为文物保护和遗产的保护与发挥社会作用做了不少事,这主要是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我们这些年关注了,比方说像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有人说这是上千年的奇迹,一看不亚于万里长城的工程,但是现在正在日益消失,一年大概十几条,如果这个状况不制止的话,到2021、2022年,到20年以后将没有一条有水的坎儿井。比如说大运河,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工程之一,不仅是攻城打,更是对沟通南北,发挥我们的经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么多年来,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像江西瑞金的红色区域、云南的百年米轨、杭州西湖的保护、万里长城的保护,我们跟踪做了许多这样的工作。我认为行政的,我们协商的,还有民间的,我们各种力量一起起来才能实现。我们去万里长城考察的时候,长城那么好的地方到处刻画的都是字,这就是民众保护意识的问题。我们到一些草原地看古长城,老百姓不知道那是长城,自己去那搬砖、用土,就地取、就地挖,有些古长城残缺地方,老百姓就地掏洞窑洞住到里面,这都属于意识,这个我们有宣传的责任,政府也有这个责任。  

  至于成都,我是个外行,我认为成都是文化传承比较好的一个地方,我去过你们那新改造的几个街道,文化氛围很浓,充分体现了成都巴蜀文化、天府文化,一看就很有素质。但是我用行话说不出来。总的来说,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现在在我们国家仍然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政府,也不仅需要政协,更需要我们在座的广大新闻工作者去为之宣传、为之促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8日 17:16 来源:新华网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