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榜样的力量 记玉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挺直的鼻梁、腊黄的脸庞、瘦削的身材,患病多年的张国强自征地拆迁工作开始后,一直在县政府的这间板房里忙碌着:每天早晨六七点钟,央企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等在这里,与张国强一起去拆迁现场;每天还有许多群众来到这里,向拆迁小组反映拆迁中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玉树征地拆迁的工作有多重,张国强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

  “地震发生之后,当我从废墟里站起来,发现我没有死,就想我一定要为玉树做些事。”带着这种朴素的理念张国强投身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当中。“灾后重建、拆迁先行。”征地拆迁是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如果不能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依法做好这项工作,灾后重建就难以顺利进行,住房、学校、医院、道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就难以如期完成,群众还依然会留在帐篷里过冬、孩子们依然要在风沙中求学、病人们依然要在板房里求医问药……

  2010年8月,玉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强自告奋勇,担当起了玉树县拆迁征地领导小组组长,他和500余人的拆迁队伍,肩负起了灾后重建中征地拆迁工作的历史重任。“玉树重建,市政道路先行。”2010年10月,打通北环路的重任落在了张国强和拆迁小组的肩上,时间只有两个月,面对密如蜘蛛网的住户,张国强他们顶着10级大风和刺骨的冰雪,在土方作业的漫天灰尘里,拆迁小组每天东家进西家出,一天下来,嘴巴、鼻孔、耳朵里全是黄土……同年12月底,北环路宣告通车!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鸟有巢,兽有穴。”结古镇地势狭小,土地紧缺,正可谓寸土寸金,张国强和他的拆迁小组深深懂得要做到群众利益最大化,就要做最小干预土地的原貌,尽最大可能尊重群众意愿。拓展扎西科路段时,考虑到占地过多,张国强在多次考察现场后向援建方建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征地,后来援建方采取加高挡土墙、采挖山包等措施避免了占用居民土地。

  每到片区拆迁,张国强头一晚都彻夜难眠,仔细想还有哪个问题没考虑到,一夜就这样辗转反侧。7月16日,州、县两级政府决定依法拆除在结古镇被称为黄金地段的胜利路,这里涉及了多家宾馆、商铺,征地拆迁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实属罕见,张国强他们事先几次勘查现场,分析预测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出几套拆迁预案,同时还备好防护气垫、消防器材,清晨5点30分,当人们还在熟睡中时,拆迁小组就已经到了拆迁现场。

  “没有亲眼见过拆迁的人,是无法想象拆迁的难度的。”在玉树,人们对征地拆迁有着切身的体会。拆迁小组的成员,许多都与拆迁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亲朋、或同事,这种关系遍布结古镇的角角落落。张国强也不例外,他一位亲戚的房产位于扎西大同片区,在依法依规对其房屋进行拆除时,这位亲戚对张国强吼道:真没想到你是来拆我房子的,你好意思拆,我还不好意思跟你闹呢!张国强的发小当周是结古镇某厂的负责人,因该厂影响到某大型商住楼的规划落地,需要拆除,在拆迁现场,当周指着张国强的鼻子狠狠地说:“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竟这样绝情,难道你真的疯了?”面对这种局面,张国强和拆迁小组都秉持着一种信念:既然担当起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重任,就一定要有所付出,当社会主义新玉树建成后,相信人们对他们的工作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勇于承担、敢于面对。”这就是张国强在地震后所选择的道路。“拆迁办的门锁,已被人砸坏了七次,每一次,他都是悄悄修好,对于来上访的群众,他都和颜悦色,只要是饭点,他都会带他们在食堂一起吃饭。”玉树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才仁扎西也是拆迁办一员,每天与张国强朝夕相处,让他对这个铁血男儿更多了一分敬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张国强的带领下,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不图名、不为利,不分白天、黑夜,倾尽全力投入到拆迁重建工作中。说起拆迁,张国强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也曾几度落泪、数次哽咽,不是因为自己的委屈,而是被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举动所感染:

  结古镇胜利路住户才仁多吉曾是张国强的同事,地震导致他右臂致残、小儿子遇难,负债上百万元盖起的房子也全部倒塌,再加上智障的大儿子,这个家瞬间就被毁了。才仁多吉多次以土地征迁后无法偿还债务为由拒绝拆迁,当张国强来到才仁多吉搭建的帐篷前时,看到的是一个满脸憔悴、满心忧伤的面孔。两人四目相对,止不住泪水长流,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才仁多吉说:“今天既然你亲自来了,我怎么着也得把房子拆了,为重建腾出地方。”此时的张国强惟有将身上的现金掏出来塞到才仁多吉的手里。

  60多岁的更确巴毛,在民主北路有一幢三层楼,影响到市政规划,必须拆除,这座房屋凝聚着老人一生的心血,也是儿女们的寄托。拆除那天,老人提出在自家的房前照张相片,当快门按下的那一霎那,老人失声大哭……“每一次看着群众流泪,我们也都会流泪。”拆迁小组感谢每一个为重建做出贡献的人——企业家尕尕、活佛江嘎……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奉献,玉树的征地拆迁才能够顺利进行。

  超体力的透支,让原本稳定的病情复发,丙肝这个折磨张国强多年的疾病再一次将他击倒了,他被紧急送往医院,20多天后,不顾医生的劝阻,拔掉针头,张国强再一次来到了重建现场。人们忘不了,多少次,张国强就这样倒在了拆迁现场,人们更忘不了,多少次,张国强就这样又站了起来,带着干扰素,现场注射——呕吐、头晕、脱发,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让张国强停止前进的脚步。

  如今,结古地区八千多户的拆危清墟工作已近尾声,玉树大地正褪去伤痕累累的躯壳,重新散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当金色的阳光洒在玉树的每一个角落,遥望这新生的一切时,张国强的心中就会禁不住充满勇气和信心,充满温暖和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始终以敬畏之心善待权利、以勤勉之心担当责任,困难面前不退缩、挫折面前不放弃、压力面前不屈服,这一切,他做到了!

  自玉树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已是三上玉树,经历了抗震救灾、拆危清墟、恢复重建,大量的采访,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和事都有些淡忘了,而惟独玉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强令我们感到难以忘怀。

  这是一次例行的采访,虽然是初次相见,但张国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有事找张主任”,央企负责拆迁的人都这么说。“张主任就是一头老黄牛”什么时候有事都可以给他打电话,他是随叫随到。这种话听多了,我们也想见见这个张主任是谁。

  张国强居住在玉树县政府的一间办公室里。外间办公,里间住宿,历经数次搬家,大立柜已经散架了,用胶带纸缠上,床只剩下了一张垫子,用角铁焊了个床架,继续使用。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曾经担任县财政局长、副县长,现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张国强,拖着一副病体,奔波在拆迁一线,不图名、不为利,靠着诚意和耐力完成了结古镇的拆迁工作,为玉树的灾后重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践行了当初自己的诺言。

  一个人为什么活、一个人应该怎样活,在遇到张国强之前,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从个人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如今张国强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在灾难面前所做的抉择。让我们认识到正是有了无数个张国强,社会主义新玉树才能够早日建成。(作者:何汀 薛军)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2日 09:27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