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高效救灾 严格监督——芦山县纪委监察局抗震救灾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芦山县纪委、监察局快速反应,立即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严明纪律,严格监督,打造集高效救灾与严格监督于一体的工作局面。

  两个“第一” 纪委领导部署“三最”

  地震发生后,芦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郑建华立即组织召开县纪委、监察局紧急会议。会上成立以郑建华为组长的抗震救灾监督领导小组,明确将“最大可能抢救受灾群众,最大程度保障救灾物资发放,最大力度实施物资监管”作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抗震救灾工作的核心任务。

  会后,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工作人员分为四个组,分别负责信访举报投诉、监督救灾物资接收分配、参与受灾群众的安置、到乡镇收集灾情情况和参与应急抢险等工作。郑建华带领审理室干部,深入芦阳镇、清仁乡、龙门乡、宝盛乡查看灾情。目前各组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地开展工作。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灾情发生后,省、市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及时赶赴芦山了解灾情,看望慰问纪检监察干部,并深入震中龙门乡慰问在一线参与抢险救灾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求他们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在参与抗震救灾中,履行好监督检查的职能,确保阳光救灾、廉洁救灾。

  拉响预警 严明抗震救灾工作纪律

  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全面推进,芦山县纪委、监察局采取短信通知、畅通举报渠道两条措施,严明工作纪律,拉响预警。

  该县纪委、监察局通过短信方式,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严守纪律、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严禁贪污和挪用救灾款物。同时,畅通信访监督举报渠道,及时对外公布监督举报电话12388+6(0835-6522444),明确由县纪委常委胥扬毅负责,县纪委办公室及相关同志24小时值守;各乡镇纪委各明确一名信访举报信息员,及时受理受灾群众的信访举报投诉并负责跟踪监督核查信访举报件处理情况。

  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自身受灾严重的情况下,积极主动投入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中。作为震后到达震中龙门乡现场最早的一批县党政机关干部,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余永强和县纪委信访室主任王斌、纪检室主任谢乔等人带领百余名武警官兵,在震后两小时内就抵达龙门乡,一到现场就成功抢救出4名受灾群众;县纪委副书记陈雪梅不顾自家受灾严重,在全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芦山中学,投入救灾安置工作;县纪委常委王健康带领安监人员深入到交通中断的太平镇了解受灾情况,积极组织开展抢险救灾。

  “轻伤不下火线”,地震灾害带来的身体损伤并未动摇纪检监察干部在救灾第一线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副县级纪检监察员武静在左脚扭伤后,仍坚守在县体育馆,指挥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县纪委党风室干部骆宇峰因地震时遭遇墙体垮塌导致颈部、胸部擦伤,但仍在县民政局积极参与救灾物资接收发放工作……

  廉洁阳光 乡镇纪委筑起“一线”堡垒

  抗震救灾工作展开后,各乡镇纪委在救灾物资接收、协调和发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

  救援物资大量到达乡镇后,各乡镇纪委在县纪委、监察局的部署下,根据当地情况与安排,通过登记造册,逐步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救援物资接收、发放程序,认真核实每一笔物资的真实来源和出处,达到“高效廉洁、阳光透明”的要求。

  作为直接接触具体救灾物资和面对群众的纪检监察干部,乡镇纪委书记、专职副书记既要处理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要肩负起稳定、安抚群众情绪的职责。震中龙门乡人员伤亡严重,且受灾群众住处分散,震后一两天内救援物资无法一次性全部到达受灾群众手中,一些地方的少数村民产生不满情绪。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龙门乡纪委副书记代德华立即调配物资前往受灾严重的村庄,向村民耐心解释原因,并将党委政府发放物资政策的公平性、透明性、廉洁性讲给村民听,很快平复了村民情绪。(胡桂林 叶茂 雅纪宣)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4日 18:1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