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顺(中)在炎方乡炎方村村民朱家舜家了解情况。记者 秦晴 摄
陈家顺原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但他干着农民工的活儿——为掌握企业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吃住条件和工资待遇等信息,他多次到浙江义乌等地企业“卧底打工”,当过装卸工、仓管员甚至“猪倌”。
近年来,沾益县经陈家顺牵线搭桥外出务工的农民达9000多人,返乡率从最初的80%以上降到5%以下,打工成为当地人重要的致富途径。陈家顺的服务受到农民工朋友交口称赞,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民工局长”。
走村串户,动员打工
“他改变了我们一家人,让我们告别了穷得响叮当的生活。”如今在义乌市四达工具厂担任车间小组长的农民工徐树荣,说起陈家顺来赞不绝口。
徐树荣来自沾益县菱角乡黎山村卡郎村民小组,2007年陈家顺进村动员他外出务工时,他家欠了25年的6000多元贷款一直没还上。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跟着陈家顺到义乌打工,但因不适应、工资低,没多久就返乡了。
陈家顺通过电话反复做徐树荣的工作,开导他“在家是过日子,在外也是过日子,只要把老人小孩安排好,能够挣钱致富,哪里都是家。”徐树荣终于被打动了,和妻子一起返回义乌打工,并通过勤奋努力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如今,徐树荣和妻子每年打工能攒下大约5万元。卡郎村效仿他们举家外出打工的有20多户。
一位60多岁的失明老人一再拜托陈家顺把自己的儿子带出去打工,他说:“别说明眼人,就是我这个瞎子都信得过陈局长。”
每年春节前后,陈家顺都要利用回乡的时机,向农民们介绍工作岗位,宣传、动员、组织农民们外出务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可见他的身影,白天没人晚上找,一次、两次、三次,经常深夜归家时累得话都说不出来。
今年初,陈家顺又带着200多人外出务工。从2007年担任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以来,他直接牵线搭桥介绍工作的农民工有9000多人,劳务经济成为当地致富产业。
摸清情况,卧底打工
云南人都是“家乡宝”,到了外地往往不适应。2007年刚到义乌时,陈家顺从沾益县带出去303名农民工,一个星期就回去了一大半,留下的农民工也存在思想不稳定、生活不适应等问题。如何让农民工留得住?陈家顺于是开始体验打工。
刚开始,他应聘到一家饰品厂。但知道他身份的厂家给他安排了轻松的活计和单独的宿舍。他发现,这样亮明身份掌握不了真实的情况。
后来,他隐去官方的身份,装成普通农民工应聘到另一家饰品厂工作,才发现工作时间超长。之后他又以同样的方式去了几家小企业,了解到有的小企业虽然宽松些,但保底工资低、容易拖欠工资,于是没有介绍家乡的工人进这样的企业。
在陈家顺的卧底经历中,最传奇的当属在一家养殖场当“猪倌”。2008年9月,他从家乡带出去10多名50多岁的大龄农民工,他们一没有技术,二没有体力,在制造业工厂很难胜任,陈家顺认为养殖场应该适合他们。但是养殖场的劳动强度到底如何?待遇能不能兑现?他卧底进去干了1个多月,确认养殖场的活可以干,才介绍乡亲们进去工作,这批员工一直扎根在这家养殖场。
有了卧底打工经历,陈家顺熟悉了多种类型企业的特征,每当有新来的务工者,他就能根据他们的情况介绍合适的岗位。近年来,陈家顺和工作站对义乌等地465家企业进行了考察,为推荐农民工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贴心服务,铁心维权
“想农民工之所想、急农民工之所急”,是陈家顺的一个信念。他给农民工朋友当起了全面服务型“保姆”,只要是农民工的合理诉求,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答疑释惑,第一时间帮助找寻出路。
陈家顺给每个老乡都留了电话,好让他们随时求助。务工人员病了、住院费凑不齐了、创业遇上困难了、没有伙食费了、孩子没人带了,只要找到陈家顺,他总是热心帮助。农民工中口耳相传:“跟着陈家顺,打工最心顺。”
讨薪、维权是外出农民工经常遇到的事。沾益县播乐乡的农民工李乔平在义乌一家货运站当搬运工,不小心从货车上摔下来受伤,医院诊断是髋关节粉碎性骨折,老板拿了5000元钱把他送进医院就不管了。陈家顺叮嘱李乔平安心养伤,他找到货运站老板反复交涉,最终对方支付了2.75万元的医药费。
截至目前,在陈家顺和同事的努力下,沾益县驻义乌劳务工作站累计调解与民工有关的各类纠纷1000余起,协调企业垫付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用7万余元;成功协调解决劳资纠纷60多起,为民工挽回损失近200万元;帮助民工购买往返车票6500人次。
今年2月,陈家顺转任曲靖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但他对家乡出来的农民工仍然十分牵挂,接到他们的电话仍然一如既往地热心服务。与此同时,他开始动员学到了技术和经验的农民工回家乡创业。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