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基层干部正名不“污名”

安徽芜湖市委组织部 孙安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基石,也是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所以,“怎么看”基层干部,不仅是对这个群体负责,更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日益突出,不仅挫伤了基层干部干事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必须引起重视。如何为基层干部去“污名”,笔者以为,要破除“三种效应”。

破除晕轮效应,不能以偏代全。心理学上有个晕轮效应,说得是公众认识判断事物往往以偏概全。基层干部被“污名化”,也有这种效在起作用。如同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被“污名化”一样,“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少数人对群体“名声”的影响非常大。勿庸讳言,少数基层干部队伍的确名声不好,作风粗暴,与民争利甚至欺压百姓,但公众不能将这种“污名”强加给基层干部群体。因为除了少数“老鼠屎”,绝大多数基层干部默默奉献、为民服务,仍是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人”。从主流媒体推出的“最美基层干部”报道,更多的基层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事迹很真实、很感人。

破除眼球效应,不能片面宣传。基层干部“污名”,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少数媒体的推波助澜。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生存压力下,有的媒体把眼球效应当成第一追求,而放大负面信息就是“管用一招”。比如,中央有关部门通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的情况,处理违反规定问题19896人,其中乡科级19092人。随后,不少媒体就发出基层干部仍是作风建设“重灾区”的声音。事实上,在我国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作为“塔基”的基层干部数量相对庞大,如果仅仅以处理的“问题干部”中基层干部数量居多,就贴上“重灾区”的标签,很显然有失公允。一些媒体习惯于对基层干部出问题无限放大,过度解读,把个人“污名”群体化。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过度的负面宣传也使公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取的态度是,媒体要站秉持公正立场,即便对于基层干部中的“害群之马”,应抱以客观的态度进行报道,而不能仅仅为了博取眼球而误导舆论,给整个基层干部群体贴上不恰当的标签。

破除破窗效应,不能疏于监管。出现基层干部被“污名化”的问题,既有少数干部自身问题,也暴露出对基层干部疏于监管、疏于严管的管理软肋。由于少数地方党委、政府对于基层干部作风上的“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违反作风规定的“小人物”姑息迁就,由此产生的“破窗”效应,影响了整个队伍的作风形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树立“宽是害、严是爱”的观念,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零容忍”,教育引导基层干讲纪律、守规矩,重公道、办实事,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10:4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