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说得好:绱鞋不用锥子——针(真)行。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让老百姓打心眼里说“真(针)行”,就应该争当“三针”干部。
一、心有指南针
内心有方向,前行不迷茫。群众满意是基层干部的指南针,基层干部的工作,只有为千家万户百姓服好务,达到群众的满意,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才有意义。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心中的“指南针”:一要指向于“群众”。实践证明: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工作的动力就有多大。心里装着群众,身体就会接近群众,就会闻着汗腥味香、不嫌脚上泥脏,就不会一门心思“攀高枝”、“接天线”、“跳农门”;二要定向于“服务”。基层干部心灵的指南针,如果不始终定位在“服务”的指向上,而是偏向于“待遇”、“地位”、“权利”、“享受”等错误指向,就会偏离工作目标方向,游离人生发展轨迹。要树立“不为群众卖一膀,就是白食吃空饷”的理念,始终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导向,咬定“服务”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三要朝向于“模范”。能够见贤思齐,时刻以模范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开展群众工作中,吃得了苦、吃得了亏,受得了委屈,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拿好绣花针
基层干部接触的是群众,沐浴的是风雨。说粗话、干粗活是人们对基层干部的“常规”印象。但基层干部脸糙情不能糙,手糙心不能糙。工作赶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就要做好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臂难擎千万斤,就要只手善拿绣花针。善拿“绣花针”,首先要静好心。对待群众少些疾风骤雨,多些绵绵细雨;对待群众工作少些粗针大麻线,多些心细如发丝。力避剪不断,理还乱;其次要穿好针。牢记使命,瞄准服务,确保工作细致入微、毫厘不爽,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再次要引好线。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条不紊,丝丝入扣。绝不能因为一针脚扎错,造成花形变,花色乱,偏离了设计的模板,影响到预期的效果,真正把工作任务的“七彩丝线”编织成绚丽完美的“刺绣锦缎”。
三、扎准小银针
小小银针治百病,神奇疗效人人敬。改革和嬗变中的大千世界,基层干部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疑难杂症。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要“补得了钙”。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干部要学深吃透有关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矛盾纠纷调解、征地拆迁、突发事件处置等相关政策规定,做业务工作的“全天候”,群众利益的“守护神”,防患于未然,让好政策原原本本“落地”;二要“把得好脉”。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准确把握群众诉求,知晓群众所急、所盼,清楚基层干部“应干、应办”;三要“找得准穴”。锻造面对疑难杂症不犯憷的“回春妙手”,练就四两拨千斤的“终极功夫”,及时化解群众积怨和解决难题,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争得基层干部美誉与荣光。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