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作风,代表着干部队伍的形象,体现着党风政风。一个地方能否实践行群众路线,反对“四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无数的事实说明,群众观、事业观和政绩观集中反映在干部作风上。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四风”问题25种表现、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梳理的37项共性问题,基层干部反对“四风”就要做到“五多五少”:
一要多逛市场少坐会场,实现抓工作由形式主义向务实主义转变。群众说的“泡一年会场不如跑一时市场”,非常形象地说明了逛市场比坐会场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市场,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是经济发展、民生就业的晴雨表,是股市、楼市、车市、粮市、菜市的风向标。多逛市场,基层干部就能做到“五体投地”,实地掌握市场最新信息、实地了解决策效应情况、实地体会群众就业各种困难、实地把握经济脉搏、实地抓住发展先机,成为市场的“明白人”和发展的“引路人”,从根本上避免形式主义,杜绝犯“拍脑袋”和“瞎指挥”的严重错误,真正做到务实开展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为民发展。开会是传达精神、统一思想、布置工作的必要手段,但坐多了会场,就会步入“领导就是开会”和“以会议落实会议”的误区,沉在“文山会海”之中而难以自拔,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甚至会形成“传递式工作”模式,导致“上面怎么指下面就怎么拜”,工作严重缺乏创新性。
二要多跑腿少动嘴,实现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俗话说:“人民心中有杆秤”。群众评价一个干部是好是坏,并不看他的权力有多大,而是看重他对群众服务好不好。“动嘴”是下命令,“跑腿”是搞服务。从动嘴转向跑腿,标志着执政理念由“官本位”向“民本位”根本改变。“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但长期以来,极个别干部没有摆正与人民的位子,习惯于凡事“动动嘴”,爱当“指挥家”,总是向群众“发号施令”和“指手画脚”,结果号召没人听,指挥没人动,工作没人抓。在新时期新阶段,基层干部要做到多跑腿少动嘴,既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要自觉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示范和服务为主要手段,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始终做到真心替群众着想,热心为群众办事,贴心帮群众解难,全心带群众致富。
三要多进农家少住酒家,实现由奢靡之风向艰苦奋斗转变。是多进农家还是多住酒家,表面上是干部去的地方不同,实质上是干部的宗旨意识不同。干部进农家,是政策信息进农家、科技法律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党的温暖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的基础和关键。能做到多进农家,就意味干部心中装着群众,不会嫌贫爱富,能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能与群众始终保持“鱼水关系”,能与群众做到同心协力推进改革、发展和稳定各项工作,能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住酒家,自然会远离群众,与老板客商走得很近很近,把为老表谋利变成了为老板谋利,背离了为群众谋利益的方向。
四要多做调查少搞检查,实现由被动应付向主动谋划转变。自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著名论断后,调查研究就成了我党的优良作风。调查与检查,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区别甚大。调查,是工作做在前头,问题发现在前头,措施安排在前头,牢牢把握了主动权,是各地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的重要手段。而检查,则是工作的后道工序,处于被动地位,工作失误只能“亡羊补牢”,有的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让地方背上“沉重的包袱”。检查搞多了,势必会导致一个地方陷入“搞评比、乱发展、瞎折腾”的境地,步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圈”。
五要多闻民声少听歌声,实现由随意盲目决策向科学民主决策转变。古语说得好:”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众所周知,在任何时候,民声不仅理应成为基层干部最要关注、最该倾听的声音,而且也应成为基层干部了解情况、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最基层群众的声音,各级领导就不可能做到科学谋划、为民执政。长期以来,每当上级领导下基层,下面的干部早已将农民或者当事人给更换了,选好了一些会说话的、会拍马屁的人在那里做秀,给上级领导说些像歌声一样好听的空话好话,结果是最终没有真正听到老百姓的心声,导致产生许多“随意决策、盲目决策”的事情,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和利益。当前各级干部要多听听“原生态”的民声,并要乐于听,真心听,使之成为一种常态,虽然有的民声比较尖锐刺耳,但这对于改进作风、做好工作大有裨益,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