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鸣铎,男,山东潍坊人,1925年出生,1943年7月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睢杞、莱芜、泰安、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战役和平潭岛战斗及剿匪。曾被军分区授予军事、政治一等学习模范、华东军区授予机关工作模范、28军82师机关工作标兵,荣获过独立自由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三级解放勋章。
8月15日,周六傍晚,南京的天气依然挥汗如雨。我如约来到原28军南京干休所纪鸣铎老首长家中。刚进小院,扑面而至一阵阵葡萄成熟的清香气息,又是一年丰收季。家中静悄悄的,问过之后,才知老首长正好外出散步了。我就坐在小凳子上,一边和纪大哥聊天,一边欣赏熟悉的小院,一边静等。
不到二十分钟,老首长散步归来了。90多岁的老人了,步履依旧矫健,思路依旧清晰,笑容依旧可爱。问候之后,我们来到客厅。坐下之后,我对老首长进行了短暂采访。
故事的内容由纪鸣铎老人口述。
发源于济南的小清河河流至此,横贯西东,穿区东入海。千百年来的长流不息冲积而成的鲁北平原,使得羊口的地势略呈南高北低之势。这里是水的世界,盐的天地,广袤而苍凉,神秘而辽阔。清光绪十七年秋,人们纷纷迁至小清河南岸,划街布市,安营扎寨。由于自南向北流入的两条河流汇聚到了“爬拉沟”,然后汇入大海,淤积而成的宽阔地带形似羊角,因此改名:羊角沟。自古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2年下半年开始,日军纠集周边兵力,对小清河北、黄河以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和“蚕食”。他们在小清河南岸,西起麻大湖,东至羊角沟,筑起了100多公里的沿河公路,修起了几十个碉堡、岗楼,并且不断地进行“扫荡”、“清乡”。
羊侯公路,北面是羊角沟,紧靠海边,可以吃到各种海鲜。羊角沟自清朝以来,晒了大批的海盐,像小山一样的横排在那里,据说日本侵略山东后,无人看管。一个盐堆,群众白天黑夜地用大小车拉了两年还未拉完。羊角沟是块风水宝地。日寇在羊侯公路中段,建了一座岗楼,一是为了保护公路畅通,二是阻扰我军活动,三是对群众以势欺人,无恶不做。
1944年春,山东清河军区第五军分区,命直属二连攻打这座岗楼,我们四班为主攻班。夜静悄悄地向岗楼靠近,靠近岗楼处,我首长跳入岗楼的壕沟,大约三米多深,无水,随后由丁班长带领跳入壕沟,顺沟东面向北前进。敌人发现我们,向我们射击。我在班的最后,在我面前的一个同志,在爬行中敌人一枪把右臂打伤,手中的枪掉在地上,我把战斗巾解下给他绑在臂上。副班长跳下沟来,丁班长带领全班靠近炮楼,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奔向敌岗楼。炸药不幸被敌人打中爆炸,丁班长壮烈牺牲,表现了崇高的革命英雄气概。其他七八个同志大部分牺牲和重伤,我负了轻伤,敌人弃巢而逃。1944年秋收后,张景月的15旅为孝敬羊角沟日寇,把粮油花生等,用骡马大车(有几里路长)在羊侯公路上向羊角沟送,还有一个团保护,当我们部队冲上去的时候,敌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缴获了大批物资,由地方干部和群众处理,对日寇是个严重的打击。
日寇意识到在羊角沟守不住了,把就羊角沟给了张景月15旅。为了看好海盐,张景月15旅在东西几十里派了两个连看守。上级命我们直属二连攻打东面的连队,西面的连由清河军区直属团三营派一个连去攻打,很快张的两个连队被消灭。
1944年冬,羊角沟变成了人民宝地。
纪鸣铎老首长在讲述中,满怀深情地说起牺牲的丁班长和众多的战友。看着老首长举手投足间说起这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经过,我也恍惚之间穿越了历史,看到十几位战士正戴着白色的战斗巾,在日本鬼子的枪林弹雨中,在岗楼的壕沟里疾速前行……
如今,百年羊口正散发着青春和活力。小清河一望无边的沼泽地,绿意盎然,矗立在蓝天、白云下的风力发电机,无边无际的大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画面,令人留恋忘返。
新时代里,羊角沟依旧在坚韧奋力前行,一定会走向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此文原标题为“攻打日寇岗楼” 纪鸣铎口述 方明才整理)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