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壮志
鲁雨亭,河南永城人,1899年11月18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鲁雨亭自幼博览群书,自学生时代起,就对劳动人民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境遇深表同情。他继承了“爱国爱民”的家训,早年投身建国豫军,任军法处处长,驻防郏县。当听说县衙门在处理民讼方面贪赃枉法、颠倒黑白,老百姓叫苦连天时,便气愤地告诉他的卫士祝协荣:“快传达我的命令,凡有冤百姓,需打官司者,可直接到司法处来!”显现出一身凛然正气。秉公执法,清正廉明的“鲁青天”之名,在当地广为传颂。
1925年,26岁的鲁雨亭被委任为河南武安县(现属河北)县长,上任不久,即把贪污、侵吞公款的前任县长投进监狱,依法惩处,县衙内外欢声雷动。短短数月内,即在全省组成第一个人民自治会、息讼会、监察委员会等。不久,因军阀压境,鲁雨亭被迫离职。临走时,百姓对他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称他为“铁面包公”。
“九一八”事变后,看到国破家亡,而蒋介石不思救国,却高喊“攘外必先安内”,围剿苏区,挑起内战,满怀抗日救国之情的鲁雨亭遂奋笔疾书,呼吁停止内战,共御外侮。他奋笔写下《国难中敬告全国当局书》一文,于1931年10月12日载于天津《大公报》。文中写道:“战祸连绵,几无宁日,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应立息内战,止戈言和,牺牲成见,忍痛救国。”
1937年11月,鲁雨亭被任命为永城县长,一上任,他便把全部心血倾注于抗日救国的大业之中。为了支持“抗日救亡动员委员会”举办由中共地下党主导的“抗日救亡青训班”,他不顾河南省府“动用修路砖渣款300元以上者,必经批准”的规定,当机立断,不顾个人安危,强制挪用三千元,交给青训班使用,同时亲自写了报告,呈送省府“请予注销,静候处分”。青训班举办两期,培训学员600余人,为当时培养了一大批坚强的抗日领导骨干。而国民党顽固派却向省里告他“赤化永城”,省国民党部下令解散青训班。鲁雨亭顶着压力,毅然支持学生队到徐州向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请愿,还捐给请愿队伍大洋100元,并致李宗仁一封信。请愿得到了李宗仁支持,赢得了胜利。
侠骨柔情
青年时代,一次鲁雨亭自外地回来,在陇海铁路一个小火车站发现一名六七岁的小女孩,小女孩无依无靠、面黄肌瘦,鲁雨亭便把她带回家收养,为她起名“梅花”,字“雪芳”,希望她将来像一朵腊梅不畏冰雪严寒,茁壮成长。梅花和几个孩子同吃同住,直到长大成家。
鲁雨亭是出名的孝子。他每次出外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父母;晚上睡觉时,先帮父母就寝后才离开。即便他当县长后,回到老家,还是经常给母亲洗脚,剪脚指甲。
他同时又是慈父,非常疼爱儿女。他长年在外,难得回家,但只要回家,忙中抽闲,总是尽量领着几个孩子玩,或到芒砀山找“石猴”,或访“夫子避雨处”、“张飞寨”。他还带着孩子们比赛爬山和游泳,和穷苦乡邻的孩子一起在院内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参加抗日后,他和战士情深似海。当年的战士王秀生回忆说:“1938年一个夜晚,茫茫大雪。在行军路上,走着走着我的鞋掉了,鲁雨亭总队长说:‘我这有一双鞋,你先穿着。’谁知天亮了,我看见他是穿着布袜子在雪地上行军!我感动得哭个不停,他却说:‘哭啥!我这不是很好吗?’”
在对日寇作战当中,他提出“抗日不扰民”。他爱人民,人民也和他心连心。1940年的大年初一,他带领队伍到蒋胡同村,有群众看见了他,说“鲁队长来了!”消息很快传开了,群众自发地挤满了院子,男男女女、老人孩子都来了。有的挎着篮子,有的背着口袋,也有的挑着担子,他们带来了鸡蛋、活鸡、猪肉、粉条、柿饼、红枣、年糕等,应有尽有。他从屋里出来一看,院子里堆了一大堆东西,还有几个群众跪在他面前要叩头,他急忙扶起大家说:“这可要不得!”他急忙叫村长来,让把东西都退回去。邻村的群众听说他来了,也推着小车也来送年货,东西越堆越多,堆成小山头了。见此情况,他对村长说:“给部队留一部分,其余都分给军烈属和群众,一家一份。”他又对同志们说:“咱赶快走!”连夜又转到了磨山。
吃苦耐劳
为了抗日,鲁雨亭舍弃了富裕生活,克服万难,变卖家产购置枪支弹药,建立了永城抗日游击队。
1939年1月,彭雪枫将军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到达永城一带,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鲁雨亭派人与新四军建立联系,请求将永城抗日游击队编入新四军。1939年8月,永城抗日游击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同时,鲁雨亭得到通知,此前他递交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由时任游击支队参谋长的张震将军介绍,报到党中央,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了。
在鲁雨亭的战地日记里,记录着他的战斗生活。在最困难的日子里,部队几乎天天转移,昼伏夜出。他身上穿着一件露着棉花的粗布棉袄,脚上穿着粗布鞋,在风雪的夜晚没有被子盖,和战士们一起同样钻草窝、睡湿地,全身长满了虱子,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但他依旧精神饱满,意志坚强。
1939年,这一年他很少给家里写信,即使写信,也全是表达抗日决心。1940年2月2日,也就是他牺牲前两个月给父母写的信,成了他最后的绝笔。信中这样写道:“儿以身许国二十年,今又以身许党,责任愈大,负担越重,为国家为民族为主义矢志靡他,始终不渝,争取国家解放民族自由,竭儿一身所有,为抗战得到成功,乃是卫国为民实施主义之第一步。”“儿抱定牺牲决心,与敌周旋,即儿个人亦必只身杀敌,为国效死,况今有数千健儿,供儿驱策,恨不得杀尽倭寇,飞渡东京,斩日皇头也。”“在国家未解放,民族未复兴,主义未彻底实现前,决不去见父母。”“ 母亲想儿,儿亦想父母,忠孝不两全。儿更认为尽孝方能尽忠,尽忠即是尽孝。”
壮烈殉国
由于鲁雨亭智勇双全,带领部队屡建奇功,豫皖苏边区一带日寇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是打击的主要目标。
1940年4月1日晨,日寇集中了3000多人的兵力,分四路向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疯狂进攻,鲁雨亭率领总队直属机关和教导队200余人在李黑楼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激战。张震将军后来说:“他本可以安全突围,但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首先安排其他首长和部队突围,他却留下坚守阵地,反复拼搏冲杀。”
李黑楼战斗激烈悲壮,鲁雨亭的面部被炮弹打伤,鲜血染红了他的连面胡子。两个老百姓冒死拿来衣服,请求他撤出突围,但他绝不撤退。战斗一直进行到傍晚,他们只剩下几十名同志了,虽然一天滴水未进,但打退了敌人四次进攻,最后,敌人不得不撤退。就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之际,鲁雨亭身中流弹,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壮烈牺牲在李黑楼东门外的壕沟里。
鲁雨亭的牺牲,震惊了部队和豫皖苏边区大地。彭雪枫将军说:“最大的不幸,最大的损失,最沉痛的日子,失去了亲密的战友!”在鲁雨亭牺牲的第二天,在部队驻地夏邑县刘楼召开了第一次军民追悼会。从此,每年的4月1日,刘楼的百姓都不生火做饭,以悼念他,直到抗战胜利。
鲁雨亭烈士的一生,短暂而辉煌。正如彭雪枫将军所评价的,“他是一个只知有党不知有己,只知有国不知有家的真正的出色的民族的布尔什维克的英雄!”(此文原标题为:以身殉国忠烈心——怀念英雄鲁雨亭)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