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医院分布图
京剧《沙家浜》和电影《地道战》中我军与日伪军斗智斗勇的故事,至今仍回荡在亿万人民心中。然而并不为大众所知的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1944年期间,山东掖县(今莱州)有一所地道医院,在敌人眼皮底下,克服重重困难,帮助近千名伤病员恢复健康重返抗日前线,在敌后战场上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42年11月,敌人以两万多兵力对胶东开始进行“拉网式”的冬季大扫荡。西海军分区将医院迅速撤出大泽山区转移到掖县,化整为零隐蔽活动,先后设立了王门、西北障,朱旺等5个医疗区。在地方党、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十多个村庄里挖地洞,构筑起庞大的地下医院战伤救治系统,成立了名副其实的地下医院。例如,在中心区王门村挖的一个五百米的地道,可容纳六十多人,地道直通手术室,有六个出入口,设在水井和地瓜窖内,非常严密。在主道下面还挖了副地道,有一次鬼子挖到了洞口,伤员迅速转至副地道,确保了安全。
朱旺医疗区任分支部书记纪毅
我的母亲纪毅是1938年入伍的老八路,于1943年春天由西海军分区宣传队调往地下医院朱旺医疗区任分支部书记。她至今还记得:“村干部和乡亲们为了安全起见,送给我一套蓝印花布衣服和一双绣花鞋,将假发髻别在头上,手上挎着装满小孩衣物和尿布的篮子,化装成一位抱着孩子走亲戚的农村妇女。到王门后又经过烟潍公路到达距掖县城10华里的小辛庄村,村支书把我安排在一农户家,房东是位50岁左右的寡妇,有一个女儿。我们三人按规定更名换姓,因我是黄县口音,就扮做大娘的儿媳妇。朱旺医疗区包括大、小辛庄等5个村,每个村都有10多名伤员住在地道里。我奔走在各个村庄,深入到地道里,向医护人员和伤病员宣讲持久战,讲形势,谈未来,开展艰苦奋斗、反奸反特和革命气节教育,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当时还请伤病员给医护人员作报告,用战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大家对日军的仇恨和对伤病员的关心爱护。我带领医护人员白天下洞送饭、处理大小便,救治伤员,晚上参加既艰苦又危险的挖洞工作。我们在驻村发动群众挖洞,发动妇女为伤病员缝洗衣服,发动青抗先、儿童团站岗放哨监视敌特活动。记得在朱家村一户人家的菜园水井里,沿井壁挖了一个能容十多人的洞,竣工时井边有两棵桃树桃花盛开,我们把这个洞叫做‘世外桃源’。”
“地下医院离敌人据点最近的地方只有5华里,敌人一抬腿就能闯进来,还要时刻提防汉奸走狗走漏消息。这种‘后方'的艰苦性和残酷性,在某种意义上更甚于前方。而地下医院之所以能坚持两年并胜利地完成治疗任务,是驻村人民群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掩护地下医院换来的。工作人员住在谁家,地洞挖在谁家,房东都是要承担着房毁人亡的巨大风险,但村干部、共产党员带头在自己家里挖洞,群众争着与工作人员认亲。哪怕在敌人的威逼下,群众也没有一人泄露地下医院的秘密,其中有许多人被敌人打死打残,他们是地下医院的铜墙铁壁。”
“没有人民群众的无私援助,就没有地下医院。70多年过去了,驻村群众还能亲切地叫出地下医院工作人员的名字。我的房东王美蓉还保留着我放在她家的棉衣。‘没有群众的保护,我有几条命也没了。’这是一个伤愈归队的战士的临别留言。‘没有老乡的支持,我们在这里一天也坚持不下去。’这是地下医院的同志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掖县人民为民族大义慷慨悲壮赴汤蹈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是永远不能被忘记的。掖县是我的第二故乡。”
两年时间里,地下医院通过秘密交通线,在沿途党组织和群众的大力支援掩护下,及时安全地把前方转来的伤员送到地下医院进行治疗,先后共救治了近千名伤病员。其中,共产党员和排级以上干部约占1/3。这些伤病员痊愈重返前线,转战南北杀敌立功,许多人成为优秀的指挥员,军师职以上干部有13人。
地下医院的故事是一场由成百上千掖县军民参与的伟大的人民战争,这是掖县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的历史性的独特贡献。(此文原标题为: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
注:作者根据母亲和多位前辈的回忆,历时10年曾多次奔赴莱州和大泽山区,寻访了母亲的房东和当年地下医院的当事人和遗迹,先后编辑史料和创作报告文学《西海地下医院》,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版长篇纪实小说《地下的太阳——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的岁月》。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