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获得过国家级三枚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还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石家庄解放60周年纪念章,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纪念章。
八年抗战,前四年,我是这样度过的:一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军分区政治部任干事,一年调到军区政治部任干事(主任是舒同,副主任是朱良才),一年在军区工业部,一年在军区供给部,而且是在这两部的军需生产单位任职。
在聂荣臻司令员兼政委领导下,为什么调兵遣将加强军工生产呢?众所周知,这是因为抗击日寇的需要。敌人封锁边区,又反复进行春夏秋冬四季大规模的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日寇把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设置层层封锁线,一切东西都严禁进入边区,包括食盐、布匹、药品等等。破坏我军民生存条件,削弱我军战斗力。除军事进攻外,还散发传单,搞政治攻势,企图摧毁瓦解我军民的斗争意志。日寇企图实现“大东亚共荣圈”阴谋胃口大得很,手段残酷至极。而我军针锋相对,发扬了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地进行了反封锁、反扫荡,“坚壁清野”,充分发挥了自力更生精神。基本上是靠我们自己,建设了应该建设的兵工厂,军需生产组织,任务艰巨担子很重。一面生产,一面还要与敌人进行斗争,这是一场生死的决斗。
我曾经在军区工业部化工厂(造无烟药)和枪榴弹厂担任主要负责人,政治指导员。百团大战后,1941我从军区政治部调任为晋察冀军区供给部二队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当时的我年龄不足20岁。人称之为“小(肖)指导员”,但是对我而言乃是一种爱称。我是该队的第二任指导员,支部书记。
二队的鞋厂和较早的袜厂,在上盘松建队之前人很少,生产任务小,每天生产鞋袜几十双,品种又单一,只供军区机关所需。1939年迁移到阜平上盘松。二队所辖的鞋厂、袜厂、布厂、染厂四厂合为一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多300人,50多台机器。品种多,任务大。八年抗战中,除供应军区机关外,还要供应前方部队和过往的兄弟部队。生产所需的机具、原料有不少是来自敌占区。采购人员千方百计,冲破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搞来机具、布匹、棉花和颜料。所以说,我二队各厂的生产发展,是在日寇连年“扫荡”封锁的艰苦环境中,边生产、边战斗、边扩大,保障供给的。
如在鞋子生产过程中,除缝纫机沿口外,全部手工操作。在1941~1942年间,平原的棉花敌人加紧封锁,我们就利用山区羊毛,建起了擀毡厂,生产以毡代棉的棉鞋,前方战士穿着很满意。
纳底供不上时,我队只圈边,由劳动妇女纳好底子,再收回来,这样做,可以加快生产。厂外有厂,也可称为军民合作鞋。
纺织厂由二队管辖。人员发展到100多人,设备50多台。生产任务逐步扩大,产品品种逐步增多。建厂初期,主要是纺纱、织毛巾、织纱布。后来增加织帆布、织绑带(裹腿)。毛巾也从开始的白色,发展到红、绿、白三种色的花条毛巾,很受战士欢迎。纺织厂的设备简陋,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30台的纺织机,全是我们研究制造的手摇式机器,每日纺纱2斤多。生产质量在逐步提高。设备虽然落后,但是自造机器、自制产品,对冲破敌人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染厂设备简单,只用几个大缸,几口大锅。缸里糟布,锅里煮。高杆晾晒后,缠在粗圆木上,放在水糟中,压上“元宝”石,滚动碾平。染布分矿物色、植物色两种。矿物色敌人封锁,难以采购。因此,以植物色为主。经过若干次的研究实验,终于将山区生长的槐花子、橡壳(橡碗子)、乌青叶、高粱帽子(高粱壳)等,染成草绿色、灰色、絮花色、驼色和黑色。灰色用锅底烟子和煤渣子。灰军装供应后方机关和过往的兄弟部队。草绿色:用槐花子和白矾、碱面。驼色用橡壳。绿、驼两种颜色的军装主要供应前方部队。絮花色用黄土和高粱帽子。絮花色军装主要供应冀中军区部队。黑色用乌青叶和黑矾。黑布主要用于鞋厂的鞋面布。老技工们当时传颂着这样一件事,聂荣臻司令员深入敌后到达阜平创建根据地。从平型关大战下来的八路军将士,冬季来临,穿的是陕北的灰布单装,聂司令员决定,单装换棉装时,定为草绿色。采购员化装成商人,从天津卫购来黄绿色颜料,染土布掉色,久攻不下。聂司令员得知,当即指示:“经费困难,敌人封锁,以就地取材,土法上马,才是方向。”果然经过一番调查,在阜平城南关大槐树下,向染布的妇女学习槐花染布的“祖传土法“。槐花染布,糟的时间长点,把水挤出,将碾碎的槐花染布掺上颜料,加上白矾和蜡调匀。白矾上色,蜡保色,染出的布鲜亮、均匀、不掉色。我队大批男女青年参军后,学技术的热情非常高。同时,老工人们传授技术非常认真耐心,手把手教。在抗战中的非常时期,打破了三年出师的老常规。几个月,最多半年到一年,掌握精通了技术,为军需增产提高质量打下基础。
1940年夏天,为百团大战赶制任务。昼夜大突击时,绱鞋青工王忠友同志连战数昼夜。由于营养跟不上,身体虚弱,一天清早去扫厕所时,摔倒在碾盘旁牺牲,死时才十八九岁。
二队是军需生产单位,是非战斗部队。在反扫荡中,一没有武装队伍保卫,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侦察班和后卫队。二要把坚壁清野搞好。保证物资设备完好无损。两项任务十分艰巨,完全依靠“人心齐泰山移”的精神。在平山秘家会时期,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敌人扫荡更频繁,加之大旱之年,我队上下主食靠吃黑豆、高粱,挖野菜度荒。本来军工厂和前方战士一样待遇,按规定发军衣军鞋,每月发给边币五角钱的津贴费,每人每天一斤半粮食,三钱油。1942年就连这一点东西,一减再减,粮减到一斤,油减了一半。
袜厂创建人、织袜排长郄树柴同志,带病坚持大突击,病重住院后牺牲。他是我队最早参加八路军的老技工,牺牲时50岁。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八年抗战,二队英勇牺牲了21位同志。其中13位同志,有的宁死不屈,不当俘虏,跳崖身亡,有的为了保护财产,被鬼子用刺刀挑死,有的因病重被俘,身刺八刀,人未死就被敌人拖入“万人坑”里。有的同志被敌人俘后,用水在大锅里活活煮死。还有8位同志因病不治逝世。
队领导为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张维详以及郄树柴、王忠友等同志先后召开了追悼会,学习他们为抗战而献身的精神,使二队生产再掀高潮。
全厂军人齐奋斗,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了供给军需,有力地、及时地装备了我军,增强了战斗力,战胜了日寇对我们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封锁,粉碎了敌人的残酷扫荡。这个军工二队不愧是全军的一支好后勤队伍。
这支保障队伍真正发扬了“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对于“小米加步枪”靠两腿走路打游击的战士来说,鞋简直成了救命鞋、胜利鞋。鞋成了生存条件,干部战士,不仅脚上穿着一双鞋,还要有一双备用的新鞋。有句顺口溜:“鞋是我的宝,时刻离不了。”
回忆这段往事,献出青春和力量的我深感自豪,并为亲密的战友叫好。敌后根据地军需生产是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一种创举,也是坚持抗日根据地的必然产物。
如果以现代化眼光看过去,也许认为是“微不足道”。但在当时是一种创举,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一种强大力量。不是“微不足道”而是大可足道。我永远怀念生活在战斗中的二队。这些年来,不知怎么的,情不由己,我时不时地把二队的老战友于1977年1月25日在石家庄市合影的照片拿出来看了又看不肯放手。这照片太珍贵了,是无价之宝。
我们一定要把抗日精神世世代代传递下去,成为激励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力量。战争带来的痛苦回忆难以忘记,战争掠走的无数生命不能挽回。要警钟长鸣,忘记过去,等于背叛。要不忘历史,开创未来,把悲愤化为力量,用胜利促进小康。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