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农业大学:助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结合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师资优势,以顶层设计为依托,开展了6次定点扶贫工作专题研究,组织基层支部、广大教工和学生党员精准发力,把论文写在贫困地区的大地上。

  发挥科技优势 创建扶贫样板

  科技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学校教师心系“三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转化推广新成果,帮助贫困户脱贫。

  戴景瑞院士及其团队培育的高油、超甜“水果型”、增强维生素等特种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超过1亿亩。吴常信院士及其团队培育的“农大3号”“农大5号”等节粮蛋鸡,吃得少、产蛋多、收益高,被誉为“脱贫致富鸡”。在河北涞源、贵州毕节、内蒙古赤峰、云南勐腊等100多个贫困地区,通过帮扶农户、技术指导企业+农户等方式养殖节粮蛋鸡,每年推广两亿多只,带动1万多农户脱贫。

  学校定点扎根于中缅边境的云南镇康县,精准把脉地方需求,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管齐下,被誉为“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学校党委为镇康县帮东村小学援建了多媒体教室,广大党员捐款10万多元解决了小学的图书、窗帘、被褥、校服问题。学校党委副书记张东军组织全县干部和农技人员培训、挂帅教授工作站站长服务地方产业。多年来,学校共派出9位党员干部到临沧和镇康挂职,其中李克江直接到傣族村帮东村挂职村支部第一书记,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自己人”。教师江荣风和研究生设立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解决冬桃产业问题,增加产量和效益。学校还组织专家组成“教授服务团”。李德发院士、郭玉海教授等深入养殖场、田间地头,开展果树、蛋鸡、坚果加工、中草药等产业技术指导,推广“山繁川育”养殖模式,2016年至2017年共推广技术10多项、新品种45个,现场指导农民2460人次。

  打造扶贫平台 开展实践研究

  学校结合地方科技和产业需求,依托实验站、教授工作站,为贫困村经济建设服务。目前已在全国建设实验站26个、教授工作站56个、科技小院81个,每年培训指导农民和农技人员5万人次以上。

  2016年,学校倡议成立了“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发起了“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联合全国50多家涉农高校开展“加强青年学生培养,深入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由资深专家和青年骨干教师做总行动、各片区、各分队的导师,组建师生、党团联合实践队伍,扎根国家级贫困县,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

  党员教师积极开展贫困理论、脱贫综合模式和产业规划等研究,以社会实践为理论依据,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建言献策。李小云教授从2015年开始深入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成立了小云助贫中心,与贫困农民共同生活,在扶贫“最后一公里”进行实践创新,摸索出以主导产业拉高贫困人员收入为特点、以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新路径,改变了河边村的贫困面貌。为帮助解决藏区脱贫和改善民生,胡小松教授带领团队深入那曲、林芝乡村调研,编制了规划,帮助地方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协力教育扶贫 探索育人新举措

  扶贫攻坚,关键是扶智。“除农业科技扶持外,教育或者说智力扶贫是至关重要的。”2017年起,学校在山西灵丘县启动“精准扶贫专项硕士生培养计划”,在河北吴桥县启动“吴桥1+3”专业学位改革专项。这两个专项拟采取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每年选派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备优秀导师,对接精准扶贫需求,在以上两个地区开展应用研究、技术推广等工作,合作建设教授工作站、社会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等。专项学生将围绕扶贫攻坚、“三农”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学习与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在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探索形成了党支部带团支部、教师带学生、研究生带本科生的三级三合联动模式,以“扶贫+实践+育人”形式助力扶贫攻坚。学校的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综合实验站,采取教授领衔和指导、研究生为工作主体的方式,曲周等科技小院还在分党委指导下建立了教师研究生“临时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发起了“红色1+1”活动,一个研究生支部对接一个村支部,一个党员对接一个农户,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帮助农户和村解决问题、发展产业,例如为青藏高原牧民设计的捡拾“高原一宝”牦牛粪的捡拾车,获得了当地牧民的一致认可。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1日 06:0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