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5:00,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楼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三场集体采访,邀请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同志;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同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同志;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王小节同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同志。
主持人马晓光: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连日来,大家紧张地采访十九大,辛苦了。今天下午我们在新闻中心安排了第三次集体采访活动,欢迎大家的光临。为了使大家进一步多角度了解我们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到来自文化界、艺术界和传媒界的5位优秀党代表参加访谈。一会儿,他们将结合各自工作领域,谈谈他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感受和心得。
这5位党代表是: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同志;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同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同志;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王小节同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同志。下面我们请5位代表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刘玉珠: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刘玉珠,是一名文物工作者,服务于国家文物局。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来讲,文物工作这个职业是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文物工作者为了今天而对话昨天,同时又为了明天而珍藏今天。简单地说,就是让人类记住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文物工作者正是这样的人。谢谢大家。
宋宝珍:我是来自文化部下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的宋宝珍。我的工作是读书、看戏、写作,我主要是做戏剧理论、历史和剧场美学研究,我的朋友们都非常羡慕我拥有这样一份工作,因为我们每个人可以经历一种人生,但是我在戏剧舞台上能看到千百万种不同人生的表现形态。所以我很热爱我的工作,我也很愿意为中国的戏剧事业发展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孟广禄: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全世界各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支持,今天的日子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谢谢大家。
王小节:我叫王小节,1999年我从人大新闻系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从记者、主持人、到制片人再到记者站站长,一直在新闻一线,一直是采访别人的人。今天坐在这里,让这么多优秀的同行们来采访我很不适应,但同时倍感荣幸。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会跟我一样,都深深热爱着我们这个职业,因为它能让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的第一现场,亲眼看到欢笑、泪水和奇迹,亲手触动这个时代跳动的脉搏。像我个人,我既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报道过,也在朝鲜的金日成广场上报道过,见证过青藏铁路通车的历史性时刻。如果不是作为一名国家媒体的记者,平凡如我,很难有这样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非比寻常的人生感悟。所以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记者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呢?那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报道去服务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进步。所以在这样的初心和使命下,使我永远都是激情满怀。我时刻提醒自己,我不仅是一名记者,同时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要想让我们的报道真正能够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就需要把我们每个媒体人的新闻理想和党的理想信念相统一,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每一条报道都做到党之所愿、民之所盼、记者所能。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跑新闻,我们永远在路上。谢谢大家。
夏勇敏:各位媒体同行,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夏勇敏,从事国际传播。我是学习土耳其语出身。曾经作为常驻记者向中国的百姓介绍土耳其。同时我也是一个翻译,我曾经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成土耳其语,同时也把土耳其的一些名著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现在我带领的一支由100多名中国员工和30多名外籍员工组成的团队,每天用7种语言向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的5亿多人进行媒体传播和文化交流。也就是说跨文化传播是我职业的全部,今天很高兴在今天见到各国同行,希望和大家共同交流。
主持人:感谢5位党代表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刘玉珠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请问您如何理解总书记这句话?国家文物局怎样把保护利用和传承落到实处?
刘玉珠:谢谢您的提问。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是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总书记在报告当中对文物工作提出来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总书记对我国的文物工作一直高度重视。5年来,习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就有40多次,莅临文博单位考察指导也有30多次,包括出席和见证重要文物的活动也有十多次。
总书记在报告当中提出来关于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个问题对文物工作者首先有一个学深悟透的问题,因为文物保护和利用从理论上讲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问题。之所以是保护,因为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它的文化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物保护涉及到文物安全,它是文物工作者的底线,也就是红线。所以保护自始至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全国文物战线的一项主要任务。
利用这个问题,社会的认可度和业内还是有不同认识的。因为作为文物工作者,更强调保护,但是社会层面可能强调更多的是利用。因为工作的性质不同,所处的角度不同,我觉得有这些看法也是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在文物保护和利用当中,就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充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我们国家的文明进步服务,这是作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现在不仅是在法规上、政策上,还有相关措施上,都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因为文化遗产的面比文物保护面还要大,国际通称的文化遗产,包括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社会认可度要比文物保护利用的认可度更高一些。保护前面已经说了。文物只有在保护好的前提下才可能被利用,才可能传承。但是传承就不一样了,所以文物是保护利用,对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受到保护,因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我们先人在当时劳动生产过程的反映,也是供我们后人了解前人的窗口。但是要传承,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才能传承,这里面的价值包括要符合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同时文物的意义或者说科学、历史和艺术方面的价值,还有就是经济和社会价值,还有就是供专家科研学者研究方面的价值,只有这样的才应该是传承的。
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会在全系统深入学习总书记的报告,特别是第七部分,就是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仅提到了文化遗产的问题,而且对整个文化工作,五千年文明的传承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所以这次总书记的报告,还有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我们都要学深悟透,关键是要学好、领会好,在我们的工作中,包括法规制度、措施上体现出行政部门对总书记要求的贯彻落实。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攀登艺术高峰成为了文艺界的共识。请问宋宝珍代表,从话剧领域来看,这几年是否出现了您期待的作品?您喜欢的作品?另外,创作如何实现既具备思想性,又能让大众喜闻乐见?
宋宝珍:话剧我先来解释一下,它是伴随着中国近代、现代历史文化变革所产生的一种新型舞台艺术样式。到目前为止,今年正好是它的110周年。话剧在长期发展当中,积累了自己的优秀传统,也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之后,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比如说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位年轻编导,他曾经近20次去西藏,为了创作一台反映西藏地区人民生活的戏剧。在西藏,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一点情况,他完全不会藏语,但是走到一家藏族人家,仅凭着温暖的、友善的目光,他们就进行了心灵的交流,而且很好。
现在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成为一种风气,很多人扎根基层。目前来讲,我们不仅一些国有的话剧院团创作出来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比如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们都有多部优秀作品,而且一些边远省区,比如云贵川地区,以前话剧演出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资助的力度加大,这些边远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戏剧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进步。
我觉得在历史上,中国话剧曾经有过经典的作品,比如说曹禺先生的剧作《雷雨》《日出》《家》《北京人》等等,比如老舍先生的剧作《茶馆》。《茶馆》曾经在80年代在欧洲巡演,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在新时期,我们也曾经出现过一系列的优秀作品,比如说《桑树坪纪事》等等。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之后,我们出现了一些很有内涵、很有经典潜质的优秀文艺作品,我对将来我们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产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伟大的史诗性作品很有信心。我觉得我们的优秀戏剧作品应当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样三个条件。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坚定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
在体裁上,如果把时代生活比喻成一条滔滔的大江大河,那文艺工作者就是要从生活的河床里捞起那些最有分量、最有含量、最有温度、最有质量的生活素材。在这样的素材基础上加工完善整理,谱写出很好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还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也是一部好作品所必须具有的条件。近年来,话剧特别强调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观众共同创造。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有好的观众,需要有好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话剧发展时期,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创造出从文艺“高原”向文艺“高峰”迈进的作品,我很有信心。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孟代表,我们知道,在戏剧传承当中,现在咱们国家有音像工程,就是对传统优秀剧目进行录音录像,我知道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也参与其中。但是我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剧目出现传承困难,一方面经费不足,另一方面传承人的岁数比较大,您觉得应该如何结合像音像工程推动优秀剧目发展?还有什么举措推动传统剧目的进一步发展?
孟广禄:谢谢记者,您提得很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么多年,习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场合的讲话都提到了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包括这次十九大,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数十次提到文化的发展。这几年,戏曲人下基层、进校园。比如说“像音像”工程,我们每年有上百出戏报上来,我们筛选,把唱得响、站得住、留得下的艺术作品录下来。
我们仔细一算有三个账:第一,事业的账。一个演员干事业非常不容易,他的荣誉感,参加“像音像”有荣誉感。第二,效益的账。我们的演出卖票,也就是一两千人看,但是通过“像音像”,那是几千人上万人看,效益多大。第三,子孙的账。把我们最好的时光留给我们后一代人,这样来讲,国家花了很大的力量,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所以我们必须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有梦想,让好的戏曲唱得响、站得住、留得下。
解放日报记者:这些年我们非常注重文化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升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各位认为文化能在中间发挥多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升走出去的传播效果和到达率以及接受度,从而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夏勇敏:“一带一路”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宏伟的构想,也是一个由世界各国参与的人类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传统习俗等等都各不相同,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国家之间有一些不了解和误解,这个也很正常。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的时候,习总书记就曾经提出了“五通”,这其中文化相通我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里的心相通就是文化的相通,文化的交流、文明的互鉴,这个当中可以看出文化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想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丝路中俄这样的活动,比如说由国际台牵头举办的丝路名人中国行这样的系列活动,我们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由不同国家的媒体组成共同的采访组,了解不同国家的民风、民俗、社会发展、经济状况,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化,通过媒体的报道增进各个国家民族的相互了解,这是媒体应尽的职责,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问题的第二个部分,也就是刚刚您说的走出去,实际上我认为所谓的走出去就是文化交流,就是跨文化交流,不同国家之间怎么样进行文化的交流?这里我还是想用一个例子来作为回答。
2013年的时候,在场的很多记者朋友可能都还记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时候,在达累斯萨拉姆雷尼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百姓了解了中国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习主席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会场上所有人报以会心的欢笑和热烈的掌声,从这个欢笑和掌声中,我想不难看出这部电视剧确实被坦桑尼亚的观众、听众看了而且看懂了,为什么这部电视剧能够在非洲引起这样的关注,能够成为非洲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呢?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我们使用了母语,也就是说我们用东非地区通用的斯瓦希里语进行了翻译,从而扫除了受众观看这部电视剧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二是我们选择了反映中国当下生活的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里有家常里短比如婆媳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非洲的家庭中也处处存在,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在非洲观众中引起共鸣。还有就是我们和当地电视台的合作,比如我们播出的平台是当地主流的电视台,比如在坦桑尼亚,这部电视剧通过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它的受众达到了600万,之后这部电视剧在其他的东非国家受到热捧。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在埃及,《父母爱情》在缅甸等,这样的例子可以反映出只要我们找对了方式,我们用受众听得懂的语言,用他们能够听得进的方式,用一个个能够引起共鸣的故事,就能够把我们的故事说好。同样,其他国家如果要向中国介绍他们的文化,我想这也是他们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一条路。谢谢。
土耳其环球广播公司记者:请问夏代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土耳其是这一倡议的重要参与国,文化交流在两国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您作为对土传播的参与者,您认为文化传播在两国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发挥了何种作用?谢谢。
夏勇敏:这个问题我想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正如刚刚我开场白时所说的,我自己长期从事和土耳其的交流。在国际传播、跨国传播过程中,文化既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重要平台,同时,文化也是对外传播的一个很好的内容。另外,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应该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基因。
那么如何从传统的文化当中去挖掘我们民族优秀的特性?把这些优秀的特性讲给外国受众听?我们从各自文化当中去挖掘它的精髓,通过讲述这些精髓的故事,可以让不同国家的受众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价值观,了解他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背后存在的必然原因。我想在座的还有很多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我想我先回答这个部分,然后剩下的这一部分请其他几位继续回答。
孟广禄: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习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我觉得其实就是一条船,大家一块坐上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我们最近也排了一出戏叫《郑和下西洋》,就是唱响“一带一路”,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有知己,世界才会有光明和阳光。我也希望我们的国家会吸收别的国家的文化发展成果。我们文艺人,都有责任把中国文化传下去,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更好地唱响中国主旋律。
这次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文艺工作者非常振奋,我想第一个百年目标马上就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一定会达到。谢谢大家。
刘玉珠: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伟大的倡议,它是惠及沿线各国乃至于世界的,而不是单单为了中国自身利益。这个倡议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主要要靠文化,要靠交流,各国历史、宗教、文化、社会制度不同,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是特别重要的,而文化正好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相互的交流,对别国的文化了解才能产生尊重,产生了尊重才能产生学习和借鉴的作用。而在这方面,特别是从文物的角度、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讲,这方面的作用应该是先行的。
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我们和沿线多个国家开展了15个境外联合考古项目,对5个沿线国家进行了文物修复方面的援助,而且这些援助的资金额都是上亿元的,这主要就是为了保护别国文化,加强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说我们在柬埔寨、尼泊尔、缅甸等开展了震后文物援助,同时我们国家文物局每年组织上百场国际间的展览合作与交流。通过对各国历史的了解、文化的了解,才能产生学习和尊重,才能消除一些误会,在这方面文物、文化遗产的作用尤为重要。
包括刚刚土耳其记者提出的,我们和土耳其不仅有国家间的文物保护,包括打击盗掘、盗窃和文物走私方面的协议,同时我们在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展览交流乃至考古方面都有多项合作,而这不仅是土耳其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交流,而且使不同文明、不同国家文化相互了解、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彼此尊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民心相通。
王小节:我觉得“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中国故事。在贫困的非洲、偏远的小山村,孩子们上不了学,而中国人去给他们建起了学校,让他们看到了电视。我相信如果这样的新闻报道,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都是会接受和受感染的,因为这是全世界都可以有共鸣的。谢谢。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请问刘玉珠代表,您在文化部长期工作,并且曾负责文化部的文化市场工作,而且还代表中国参加了WTO的谈判。我的问题是关于外资进入中国文化领域的,在今年《电影产业促进法》中,中国第一次允许外资有条件地进入中国的影视产业,另外,在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演出经纪两项都属于文化领域。请问这样的两个措施是否预示着文化领域对外资的准入条件将会进一步放宽?是什么样的信号?外资进入中国会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谢谢。
刘玉珠:谢谢你的提问,你的提问让我很难准确地回答。第一,我现在是全心全意地学习研究和从事文物工作,对于你刚刚所说的这两个文件的精神还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回答起来不一定算是有的放矢。第二,我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有点“超范围经营”之嫌,但是既然提出来了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中国和国际交往合作日益深入,特别是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交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一方面是政府间的,或者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官方之间的交流会日益频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市场,靠市场、靠产品和服务的交流,只有这样的交流更加可持续,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大家看到,现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市场的活跃程度超出我们想象。
关于国际合作这方面,我觉得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所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观念、视野、市场,这方面我觉得是属于互利的。我们通过开放了解了世界,世界也通过开放了解了中国。
在文化领域,现在的开放我所说的是我所了解的文化部所管辖的这个领域,已经全面地向世界开放,没有说哪一个领域对国内开放,另外一个领域对国际开放,都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过程。
你刚刚说到的国务院的这两个文件,实际上不仅仅是信号,也是我们整个文化建设面向世界的延续。这次习总书记在报告当中关于对文化,特别是对对于向世界开放,不管是胸怀还是气魄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中国和世界合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将是空前的,文化领域也不例外。文化领域的开放所带来的短期上立见成效的可能并不明显,但是它对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好,对于各国文化的交流合作、民心相通也好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开放的结果使大家彼此更加熟悉、更加了解,误会就会减少,合作发展的机会就会更大。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想请问王小节代表,现在是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的时代,有时候自媒体的传播速度、传播效果比传统媒体还要快、还要好,那么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您作为一个媒体人,您觉得如何才能在保持主流、权威、公信力的前提下拥有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好的点击量?谢谢。
王小节:谢谢,终于有媒体同行愿意与我交流、分享一下对于新闻报道的思考。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记者平时都在想的。其实也就是希望我们的节目怎么做得又好看观众又买账。
我想那就是我们的节目应该既有筋骨又有温度又要正气。我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三点,节目就应该会有收视率和点击量。为什么呢?我觉得虽然说时代在变化,但是很多东西是不变的。比如说我们每个人内心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所以说好的新闻作品永远会受观众欢迎的。
这次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我想这就是我们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使命。央视一贯坚持内容为王、导向为魂。我怎么理解有筋骨?我觉得筋骨在当下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温度就是让观众们感受到“真善美”,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就是要不断地推进内容的创新,怎么让我们作品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回应社会关切。
比如像今年7月份以来,我们央视连续推出了7部大型专题片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巡视利剑》《大国外交》《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这样的题材是不是太正了?但实际上我手中拿到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11号这7部片子收看观众人数达到近10亿人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就是因为比如说像《巡视利剑》里面特别生动、真实地举了很多腐败的例子,不仅让我们党员干部深受教育,也让老百姓看到我们党以这么大的力度反腐。
比如《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刻、准确梳理十八大以来这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历的历史性变革,这样的一个宏大的视角,丰富的、珍贵的视频史料,我们很多记者修改了几十遍,所以它会受欢迎。
像这样的内容创新也实现了央视在重大时间节点上大型特别节目报道的新高度、新境界,这属于一种探索,受到了百姓的关注,甚至国际社会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第二要做到的就是必须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这是要下苦工夫的,没有捷径可走。举个小例子,每年国庆节期间八达岭长城都是旅游热点,每天游客流量超过6万人,我们策划了一个节目,跟随长城的保洁员一起上长城捡垃圾。干了几天后,记者传回了非常生动的报道。她计算了一下,因为长城上摩肩接踵,保洁员只能一步一小挪,挪两小步大概一块城砖的距离就要弯一次腰,因为很多游人扔了鸡蛋壳、面包渣等很细碎的垃圾,保洁员就要蹲下来抠缝隙里的垃圾。他们一个人负责150米的距离,两小步一弯腰,一趟就要弯腰500次,一人一天走8个来回,16趟,一天弯腰8000次。《长城保洁员弯腰8000次》的新闻一经报道,网上引起热议,这条新闻里只用生动画面的真实展现,提醒大家文明出行,不要破坏景区环境,结果效果很好。
再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10月份开始,我们对北京南锣鼓巷的改造升级进行了关注,讲了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胡同静下来、老街坊们如何找回乡愁的主题报道。经过十个月扎实的蹲点,记者和胡同里的商户、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发出的报道经新闻频道播出,同时段收视率拉升了20%多,改编成45分钟的《新闻调查》专题后,收视率再次拉升,超出很多舆论监督类报道,一经新媒体转发,不到一天就达到10万+。好的作品观众一定买账。很多网友纷纷点赞留言,期待能够见到鸟语花香的新南锣。
更多的像以“家风是什么”为代表的“海采”系列、“最美”系列、《大国工匠》等作品都是有筋骨有温度有正气的作品。所以当我们抱怨自己的节目关注度不够高,先要问问自己够不够用真心、有没有动真情、笨功夫下得是不是到位了。这是在创作层面,好的作品要有好的传播渠道才能收到好的收视效果。总书记这次在报告中明确提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那怎么能实现这一点呢?
一是表现手法的创新。这个很容易理解,节目当中大型的航拍、特种设备的运用。国庆节期间推出的《还看今朝》,在《北京篇》开篇用了一个无人机从前门牌楼穿越过去的航拍,飞过正阳门后俯瞰天安门广场,看到紫禁城时,随着《我爱你中国》音乐响起,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我们没有从这个视角看到过北京,这就是表现力的创新。
王小节:技术手段的创新要依靠新媒体,媒体融合的步伐不断推动。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记者的工作量考核和新媒体发稿量是挂钩的,央视记者不再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同时也是新媒体记者,我们记者站记者随时随刻可以进行新媒体直播。今年2月19日,央视移动新闻网上线以来,充分发挥移动直播特色和矩阵号资源优势,积极占领网络舆论宣传制高点,这是推动传播手段创新很关键的一步。谢谢大家。
刘玉珠:我想接着说两句,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央视记者跟随长城保护员拍摄,我要对记者表示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长城的保护员,对他们为文物保护的付出表示敬意。全国有大量的同志为了文物的安全、文物的完好在默默无闻的付出,这些同志都是我们应该表示敬意的人。谢谢。
中评社记者:我想请问刘玉珠代表,今年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时候,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210组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文物,受到香港市民的热捧,今年6月底香港和故宫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我想请问您如何看待故宫与香港的未来合作前景,以及如何以更加创新的方式让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人华侨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谢谢。
刘玉珠: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项目我也有幸参与,包括活动和策划。我也注意到媒体的报道,这个在香港还是很成功的,受到香港广大市民的欢迎。国家文物局一直比较重视香港和内地在文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像故宫,乃至于今后有更多的博物馆会和香港有这种交流和展览活动,国家文物局一直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今年11月份,我们在香港也将有一个比较大型的文物交流和展览活动。
通过文物的交流,特别是像故宫这类国际知名度这么高的博物馆,它的藏品在香港展出,一方面对丰富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有很大的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文物的展览展示,让香港市民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了解祖国文化遗产,增加对祖国的认同感,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国家文物局将来还会继续加强和支持这方面的工作,使文物界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谢谢。
荷兰人民报记者:请问,最近在荷兰法庭开了一个案子,关于福建古老的“肉身菩萨”,福建村民自己去荷兰打官司,为了让这个“肉身菩萨”文物回到中国。这个案子您肯定知道,希望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玉珠:谢谢您的提问。国际间关于防止文物的盗窃、走私和盗掘是有国际公约的。中国和荷兰是公约成员。我们两国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文物不受非法侵犯。关于这个事情已经拖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因为民间文物在荷兰被其所谓的“所有人”所持有,要进行市场交易。福建村民发现了这个问题,跟他们丢失的(肉身像)是完全一致的,经过各方面考察认证,认为就是(福建)丢失的文物。我们通过一定的渠道,希望能够追讨回来。后来商讨不成功,就通过打官司这种方式。到目前为止,这个事情还没有一个结果。这是民间的文物追讨活动,希望得到荷兰政府公正的司法支持。谢谢。
主持人:今天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话,记者朋友可以继续通过新闻中心向各位代表发出提问,我想他们会努力地回答大家的关切。时间关系,今天集体采访到此结束,谢谢5位代表,谢谢媒体朋友的光临。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