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全家照
大音希声,语出《老子》,意思是大美之音是不多声的,浮词无意,实干真音。“两弹元勋”邓稼先正是用生命来向人们诠释大音希声精神内涵的科学巨匠。
未敢忘忧国
20世纪50年代,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国开始集中力量研制巩固国防的核武装备,对核理论有着很高造诣的邓稼先被纳入党中央的视线之内。
再也不能照顾妻儿老小,也不能与家人通信联络。面对这种情况,邓稼先虽有着深深的歉意,也只能埋藏在心底。1958年10月的一天,邓稼先回到家中向妻子表白了将去很远地方工作的消息。
“调到哪?!”妻子许鹿希被突如其来的离别怔住了。“这不能说。”邓稼先答。“做什么工作?!”许鹿希接着问。“这也不能说。”邓稼先答。
许鹿希沉默了,她明白自己的丈夫肯定是要去执行科研方面的保密任务,泪水已浸湿了眼眶,过了半晌,接着又问:“那你给我地址,我要和你通信。”“这……也不行,”邓稼先哽咽道:“我的生命从此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生命就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听到这儿,许鹿希哭了,她没再多问,只是默默地流泪。邓稼先忍着上涌的情感,接着说道:“我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这些全靠你了。”
这一年,许鹿希30岁,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只有2岁。
重担挑在肩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华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和关键技术。面对这种背信弃义,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党中央的有力支持下,主动投入到自力更生的科研当中去。在没有相关资料、缺乏实验条件的环境下,邓稼先带领研究团队从零起步,一日三班倒、从不畏繁难,用最原始的算盘工具运算极繁琐的各项数据,数年时间奇迹般完成了重任。
在开始完全独立的研究摸索后,对在关乎原子弹试验成败的核心领域,邓稼先得出了与苏联方面完全不同的结论,是坚持己见还是盲从他人,路向的不同必然涉及成功与否。邓稼先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走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尖端科研之路。事实证明,邓稼先选对了研究方向。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解决了“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科研成果,对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不妄求人知
1964年10月,由邓稼先签字最终确定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方案。同月16日15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腾空而起。此刻,几乎所有在场的科学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邓稼先虽然也是热泪盈眶,但面对这些年含辛茹苦的成绩所得,他已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因为这一刻,既是邓稼先不辱使命的一份交待,也是邓稼先给家人的万言家书。
通过仪器检测的数据得出来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验水平,已远超过美英苏法等核大国第一次试验时的水平。可即便在取得如此的伟绩后,邓稼先也没有自满,从不炫耀。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又立即投入到无声耕耘的科研中去,继续开展接下来的氢弹工作。1967年6月17日,距原子弹爆炸仅两年多时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一速度远超法国所用的8年、美国所用的7年和苏联所用的4年。物理学家杨振宁对此曾说,原子弹与氢弹爆炸成功的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
丹心向月明
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空投核弹试验中,降落伞没有打开,核武器未被引爆,而是直接摔向地面。正当科学家们为此感到万分揪心之际,邓稼先并未多言,他不顾同事们的极力劝阻,只身奔向事故现场,弯下腰搜寻,低着头认真查找,力求尽快确定核弹落点。而在找到核弹后,邓稼先为在第一时间找出事故的原因,他顾不得生命安危和辐射的巨毒侵蚀,用双手捧起含有剧毒放射物的碎弹片,仔细观察、展开分析。此时,一个极高智商的科研专家在强烈责任感的驱使下竟变成了外人眼里的绝顶“傻子”,正是由于这个举动,猛烈的放射物侵进了他的身体。随后,邓稼先还坚持要自己装设置,并第一次以院长的权威对助手们命令道:“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85年,邓稼先被诊断为直肠癌,第二年就已经病入膏肓,但他仍不忘祖国的国防事业。这一年,除中、法两国外,其余核大国都达到了在实验室用计算机模拟核爆的试验水平,所以,他们以条约方式联合主张核禁试,想借此来限制中国。面对这种情况,邓稼先敏锐察觉到美苏等核大国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如果中国不抢在时间节点前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就很可能被西方国家的条约划线所遏制。在3月和5月连续做了两次手术的邓稼先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那段时间里,“要抢时间”是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并用最后的气力,为祖国留下核武发展的建议报告。那时,他住在医院,病情日益加重,时常疼出一身冷汗,可即便这样,邓稼先仍忍着极大痛苦,找来各种文献资料,与于敏合写了一份关乎中国核武未来发展蓝图和实现途径的《建议书》。当他的妻子捧着这份沉甸甸、关乎国防命脉的《建议书》走出病房时,邓稼先叫住了妻子,他只说了一句话:“这比你的生命还重要。”
邓稼先在临终前,曾留下三句话。第一句是对妻子说的,“苦了你了”;第二句是对自己说的,“永不后悔、死而无憾”。他为国辛劳一生从未后悔;最后一句则是对后人的一份嘱托:“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延伸阅读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