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⑨——钱伟长:为国而学的“万能”科学家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钱伟长(中)在进行科学实验

钱伟长(中)在进行科学实验

  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万能”科学家,一生都在学习、研究,一直奉行为国而学的使命。他曾说:“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为救国改学物理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祖母和母亲劝他到铁路或邮局去做工,钱伟长不得不辍学了。后来,在艰难曲折中陆续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钱伟长后来回忆:“中学毕业后,我在1931年6月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无非是想多考几个大学多些录取机会,但是喜出望外居然都考取了。那时大学试题不统一、也不分科录取,我以文史等学科补足了理科的不足,幸得进入大学,闯过了第一关。”

  此时,钱伟长的叔父钱穆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但叔父钱穆不同意钱伟长学物理。钱伟长“曲线运动”,跑去找史学大家顾颉刚,他知道叔父很听顾颉刚的话。难得的是,顾颉刚居然满口赞成:“我们国家站不起来受人欺负,就因为科学落后。青年人有志于科学,我们应该支持。”钱穆于是不再反对。

  归心似箭为报国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钱伟长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很快,他们共同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由于钱伟长的出色成绩,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现代航空大师冯·卡门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担任的主要课题是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

  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回国后,钱伟长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由于薪水很低,为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到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学院兼课。尽管这样,仍不得温饱。他不得不向单身同事、老同学借贷度日。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钱伟长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他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

  教育学生以国家为重

  钱伟长从1948年开始带研究生,到2005年送走最后一批博士,可谓桃李满天下。1983年,他更是以七十高龄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这是钱伟长的育人理念。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是目前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他还说:“我们知识分子对民族的兴旺是负有责任的,我们的责任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尤其是现在。不要只考虑个人问题,一定要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许多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

  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于上海逝世,这位“万能”科学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求学,为国而学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延伸阅读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①——钱学森归国记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②——“大音希声”邓稼先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③——郭永怀用身体保护绝密资料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④——朱光亚:此生不需浮名伴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⑤——王淦昌:以身许国探秘原子世界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⑥——钱三强:为蘑菇云升起而奋斗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⑦——“克隆先驱”童第周

  “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⑧——“默默无闻”的大师彭桓武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11:0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