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97年5月在北京拍摄的许崇德。 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许崇德为人随和,生活简朴,喜欢看书、练字、写诗。他的客厅堆满了一层层书。书香弥漫中,这位著名法学家静静地翻阅宪法类书籍,与一生挚爱并付诸心血的宪法学展开“对话”。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许崇德见证了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并不断发展的历程。他参与了1954年宪法起草、1982年宪法修改,还参与起草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我国宪法制度及宪法学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许崇德被借调至宪法起草委员会秘书处,负责整理材料。“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热烈气氛”让他难以忘怀,并称之为“一生中最激动的一刻”。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宪法草案主要起草人之一,许崇德全程参与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工作。两年多时间里,他与其他专家一起,夜以继日,起草了上百个宪法条文,“翻来覆去征求了很多人意见”,数易其稿,最终使“八二宪法”通过并颁布。此后,还参与了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
参加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并推动基本法落实,更成为他学术生涯的高光时刻。1985年后的8年里,他和同事忙碌于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深入各行各业听取意见,为基本法的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工作。
许崇德一生笔耕不辍,论著颇丰,在宪法学等多领域成果丰硕。他历时5年完成7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以大量史料系统阐述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史,填补了国内宪法学研究空白。
尽管头衔、荣誉众多,但许崇德总谦逊直言“我就是个教书的”。从教60年,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宪法学者和法律实务专家,不少人已成为当今法学界的骨干力量。
他常常告诫学生:研究法学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现实,多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做学问必须要下苦功,“要有为了报答人民、报答党的赤诚的心和甘愿吃苦的精神”。
2014年,许崇德因病逝世,享年85岁。生前,这位见证并推动中国宪法制度、宪法学发展的老人说:“把一生献给新中国的宪法和民主法治事业,我深感荣幸。”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