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最美奋斗者】胡福明:做永不停歇的思索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胡福明 新华社发

  在光明日报社的社史展厅内,珍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7张报纸改样。如今报纸已经泛黄,但上面被红笔圈改过的痕迹依然清晰。

  这篇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序幕的评论员文章,全文6200多字,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被誉为“春风第一枝”,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今年已84岁高龄,虽至耄耋之年,但一贯勤于阅读、思考的他,依然保持着惊人的记忆力和清晰的逻辑。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与许多在“文革”中经受磨难的人一样,胡福明认为“四人帮”垮台了,束缚这个国家发展的一系列枷锁自然会被打破。然而,1977年2月,“两个凡是”出来后,拨乱反正变得寸步难行。

  “我意识到,如果不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全国人民拨乱反正的期盼就不可能实现。”出于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感,胡福明暗下决心,要针对“两个凡是”写一篇文章。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批判“两个凡是”错误,不能直抒胸臆,这是胡福明面临的难题。经过反复思考,胡福明终于琢磨出了办法:把林彪的“天才论”和“句句是真理”作为“两个凡是”的替身来批判,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1977年7月,经过一个月的埋首写作,胡福明完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初稿,并把稿子寄给了《光明日报》。

  随后这篇文章经过多人参与、数易其稿,文章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题,先在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第二天刊登在了《光明日报》头版。文章发表后,很快引发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一篇文章改变历史,这是作为一个学者值得无比骄傲的事情。然而胡福明认为,这是他应该也是必须去做的。书生本色,是他很看重的身份,而一个读书人最大的武器,是思考与表达。

  20世纪80年代,胡福明离开南大,调到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这位始终追求真理的学者,站在时代潮头思考,陆续写了《苏南乡村企业的崛起》和《苏南现代化》等著作,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东南大学教授郭广银和胡福明常在各种会议上见面。郭广银注意到,胡福明经常用深入农村乡镇、企业厂矿、苏南苏北、东部西部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形势,提出问题,发表建议,一直不失一个学者对现实的敏感。

  胡福明说,他目前正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我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要求是什么,怎么实现、怎么发展。”

  这个一直走在思索路上的时代老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向前,不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4日 06:5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