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凤英(中)。 新华社发
今年已经86岁的尉凤英,眼神里依然透着一股英气。这位曾受到毛主席13次接见的老劳模,带出的38个徒弟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劳动模范——辽宁省朝阳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大队大队长夏志国、沈阳市沈河区房产“110”房屋报修中心主任夏云龙、沈阳机床集团设备维修工人陈新海……
年轻时的尉凤英就对技术革新着迷,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刚5个月,她就完成了第一项革新——自动卡具,使产量一下提高了80%。为了研制自动送料机,因驱动转动部分形似机车轮拐的转动,她就跑到铁道附近蹲着观察,结果被机车喷出的雾气熏得一脸水;在梳头的时候,看到多齿木梳就联想到车床的单刀切削,于是研制出四刀切削。正是因为这种痴迷劲儿,一个仅依靠夜校补充文化知识的女工,从1953年到1965年,共搞成技术革新177项,其中重大技术革新58项。
在这些技术革新的帮助下,她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仅用434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仅用120天时间又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1965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同志学习》。
尉凤英虽然退休了,但仍然言传身教带着一群“劳模徒弟”向前奔。尉凤英说,她更愿意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007年,尉凤英与沈河区房产报修中心的夏云龙结成师徒,深知维修工人辛苦的她,用缝纫机为报修中心的38名队员每人缝制了一个“健身袋”。在劳模精神的鼓舞下,沈河区房产“110”房屋报修中心有求必应,全心全意为百姓排忧解难,社会满意率达100%。
“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多大劲就要使多大劲,能干多长时间就要干多长时间。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尉凤英常说。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