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是年轻的护士,是新入职的民警;他们是孩子的母亲,是母亲的儿子。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有困难的地方就有党员,有战斗的地方就有旗帜。在这场战“疫”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最骄傲的选择
3月3日,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兵团)、六师五家渠市支援武汉专业医疗护理队来到武汉的第28天。9时,医疗护理队队长张志霞穿上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队员们一起准备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投下一片暖暖的光。听患者们说,今年武汉的春天来得更早一些,这两天气温一下子升上来了。虽然,护目镜里全是雾气,防护服下全是汗水,但看着和煦的阳光,张志霞的心里还是暖暖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场战‘疫’也到了关键时刻,加油!”每天开始工作前,张志霞都会和队员们互相鼓励。
一个多月的“战斗”,让张志霞对这片“战场”十分熟悉。
这里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危险最近的地方。但同时,这里也是离希望和爱最近的地方。
在这里,虽然时刻面临着危险,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繁重,虽然自己也会害怕,但张志霞说,到武汉,到湖北,是这个春天她最骄傲的选择。
“我是党员,我坚决请战上一线!”
“支援一线,随叫随到!”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六师五家渠市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兵团党委统一部署,积极组建专业医疗护理队奔赴武汉,全力参与医疗救治工作。
动员令发出后,六师五家渠市118名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主动报名支援武汉。
2月4日,由六师五家渠市1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医疗护理队奔赴武汉,全力援助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在隔离病区,我们就是患者最大的希望和支撑。”张志霞说,她医治过的每名患者,她都会对他们说声“加油”.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但张志霞还是努力把温暖和信心传递给患者。
每次交接班,张志霞都会在同事们的防护服背后写上“兵团六师”和他们的名字。一笔一划写下这些熟悉的名字,张志霞总是会眼眶湿润。她知道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作为医务工作者承载责任和担当的故事。
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防止交叉感染,医疗队的姑娘们果断地把平日里精心呵护的秀发剪成了“板寸”;医疗队最小的护士才24岁,小姑娘第一天都累哭了,口罩勒得脸破皮……可即使这样,医疗队的队员们也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他们每天奋战在抗疫一线,为的是看见“有病人出院”,那是他们辛苦工作中最开心的事。
用行动书写入党志愿
越是急难险重的时刻,越能锤炼党性、叩问初心、践行使命。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兵团一大批干部群众冲锋在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与一线党员一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壁垒。
3月2日3时,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了近8个小时的五师医院呼吸内科护士、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兵团)队员张培,脱掉防护服,经过重重消毒,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宾馆。张培进入方舱医院已经一月有余,身处战“疫”一线,支撑她的,是使命,更是信念。
“我志愿前往湖北,参加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服从指挥、冲锋陷阵。请党组织考验我!”这是1个月前张培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中的铮铮誓言。
2月3日,五师医院接到抽调人员参加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兵团)的任务。
起初,医院党委定的初选人员名单里没有张培。“我立即给领导打电话,表达了我坚持要去的意愿,17年的呼吸科工作经验……”最后公布的名单,张培名列其中。
“得知自己入选,我激动得彻夜未眠。我意识到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党员冲在最前面。这个光荣的群体,激发了我想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强烈愿望。”出发前的那一夜,张培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递交给党组织。
“战‘疫’当前,我们希望能以党员的名义,和前线医务工作者并肩战斗。”连日来,七师胡杨河市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的10名一线医护人员,郑重向隔离点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行动书写最好的入党志愿。
七师胡杨河市设置了两个外来人员、返疆人员集中隔离点。在这个风险较大的抗“疫”前线,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等默默值守,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王宁是一三一团医院的一名护士,主动请战来到隔离点,已两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在这里,到处都有党员忘我工作的身影,希望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赵红伟是七师公安医院的医生,自告奋勇来到隔离点。
她说:“看到许多党员不计个人得失,冲锋陷阵,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特别想加入党组织。”
2月28日,一师阿拉尔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45名新入职的民警纷纷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份份入党申请书和请战书,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宣言书,更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书。
一师阿拉尔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民警穆斯丽麦·吐尔地说:“疫情当前,我们要为人民站好安全岗,为人民服务。”
2月25日,“请党组织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考验我。”八师石河子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开发区派出所4名辅警,在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异口同声地说。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之时,他们当即结束春节假期,主动投身防疫一线,排查社区外来人员、采集信息、进行街面巡逻。与此同时,他们纷纷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梁峰是八师石河子市便民警务站一名中队长。“在紧急关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以共产党员为榜样,更多一分豪情。”
赵静是石河子市老街街道12社区的一名普通群众,她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入党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特殊时期,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行动向优秀党员学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赵静说。
截至目前,石河子市已收到来自抗疫一线的入党申请书170份。
2月29日,在乌鲁木齐站,十二师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人员、十二师驻乌鲁木齐站工作组志愿者叶小军,正在和同事们对来疆返疆人员进行登记、分流。
“我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看齐,当先锋、作表率。”叶小军说,几天前,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叶小军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十二师有7000余名党员冲锋在前、投身一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自己每天都被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鼓舞着,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十二师35个临时党支部的30余名工作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冲在一线的“美丽天使”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3月3日下午,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B厅,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整个场馆。当天,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兵团)组织临时党支部会议,12名队员在武汉火线入党。新老党员一起进行入党宣誓。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兵团)队员、一师四团医院护士轩南南参加了宣誓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这个时候更要牢记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护士,应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冲在最前线,争取早日战胜疫情!”轩南南说。
轩南南已经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一个多月。为了工作方便,她剪去了一头秀发,昔日美丽的脸庞已被口罩、护目镜遮挡,但这个女孩俨然是人们心中的“美丽天使”。
轩南南说,患者给予认可的满足感、看着患者健康出院的喜悦感、下班后脱下防护服后的酸痛感、几个小时不吃不喝的饥饿感、兵团“战友”们互帮互助的暖心感……都让她觉得充实而有意义。
起初,轩南南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开展工作。半个月前,由于疫情形势得以控制,江汉方舱医院病人数量减少,轩南南来到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
“这里收治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但他们的心理焦虑现状还是很严重,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使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对疾病治疗很有帮助。”轩南南说,“方舱医院实行6小时工作制,但我们往往会提前一小时出发,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是不吃不喝坚持着。”
一个班下来,她们浑身湿透,每次出舱后的防护处置更加繁琐。轩南南告诉记者,如果赶上夜班,3时下班,一般4时才能到达酒店,进行再次消毒防疫,全部弄好休息已经5时多了。
“妈妈爱你们!相信你们长大后,听到妈妈给你们讲今天的故事,你们一定会认为我是一个勇敢的妈妈……”从2月5日抵达武汉起,轩南南坚持写抗疫日记。
“其实,真的挺想孩子的……”说起孩子,轩南南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来武汉前,时间紧急,轩南南来不及回家,只是让丈夫帮忙简单收拾,自己利用临行前的一点时间,分别到婆婆、妈妈家中,抱抱心中难舍的一双儿女。
“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轩南南说。
24小时待命的“90后”
“白菜1棵、菠菜1把、萝卜2个。”
“二甲双胍、胰岛素、阿司匹林肠溶片、瑞格列奈。”
……
每天,拿到小区居民发到微信里的“购物单”,十二师三坪农场“90后”党员刘亚楠就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将新鲜蔬菜送往社区一户户的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家中,当起居民最贴心的“采购员”;将一个个快递送到一户户家中,当起居民最热心的“快递员”。
3月3日一大早,刘亚楠就接到电话,帮助73岁的张桂君老人购买胰岛素等降血糖药品。张桂君老人是辖区的一位慢性病患者,身患糖尿病、高血压,胰岛素是需要长期使用的药品。刘亚楠拿到张桂君老人的药品单后,就立刻前往十二师三坪中心医院购买药物,并及时送到张桂君老人家中。
张桂君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这些日子以来,像购买药品、生活用品都是社区的党员帮着办理,这让张桂君老人很是感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我们老人来说,生活上特别不方便,社区的党员经常给我打来电话嘘寒问暖,这让我心里十分温暖。”
宝清碧园小区有14栋楼,34个单元,居家医学观察38户137人,这是刘亚楠的管辖范围。每天,她都要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分早、中、晚进行3次体温测量,给他们宣讲防疫知识,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她要将所辖范围内的返乡人员、留观人员信息等数据及时更新、汇总、上报。为了确保数据的精准,她每次上报前都反复检查,不敢有丝毫马虎。
忙得团团转,刘亚楠从来没叫过苦、喊过累。她说:“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工作,便民无极限,服务零距离。共产党员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口罩是最好的防护,一碗泡面是最好的夜宵。24小时待命,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这些数字,体现了“90后”党员刘亚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青春宣言。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