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提灯照亮 渡人过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工作者抗“疫”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党支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医院党委的部署,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2000多名护士与病毒短兵相接,为患者提灯照亮。

逆行:速度是关键

  患者人数快速增长,改造和搬迁病区就是开辟战场。接到发热门诊改造和搬迁通知后,护理部主任汪晖第一时间组织护理部、门诊、急诊科、感染科、院内感染管理科等部门的党员干部20余人,紧锣密鼓讨论、制定对策,按照“三区两通道”原则对护士站、物资库、更衣室、清洁区、污染通道等科学布局。感染科总护士长章晓云带领护理团队,仅用8小时就安全顺利转移了病区所有患者(其中危重34例)。第二天她和团队继续奋战,24小时将感染科病区改造成隔离病区,正式收治第一批疑似患者。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成为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后,护理部组织人员紧急清理、改造。副主任胡露红、徐蓉、黄丽红、王颖和总护士长尹世玉等同志全部下沉院区,2-3天内完成改造验收。当护理部先后组织主院区16批次共800余护士紧急支援两个院区时,在交通不便、人员紧张情况下,护士们2小时集结、3小时到位。

  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战场开辟出来了,战斗的速度决定着战斗的走向。“最危险的,我们上。”这是第一批冲上战场的护理部党员、护士长们的标准动作。

汪晖指导年轻护士采咽拭子

  咽拭子采样直接面对患者的咽喉,是诊断中最危险的环节。在病情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防治措施都不明确的情况下,作为同济护士们的领头人,汪晖有着25年党龄、38年护理经验,她身先士卒冲上火线,创新设计了发热门诊咽拭子采集平台,给年轻护士们做采样示范,并指导耳鼻咽喉科护士长张丹重构咽拭子采样工作流程,成立了咽拭子采样突击队。

  2003年,胡娜走上抗击“非典”战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20年,已担任神经外科病区护士长的她第一批报名进入发热门诊,既战非典又抗新冠肺炎,17年初心不改。商薇薇同样有17年党龄,当她走上抗击新冠肺炎前线时,孩子懂事地对她说:“妈妈,我知道您是去治病救人的!我只要您注意安全!”李淼一直奋战在发热门诊最前线,她说:“我会尽力让每一位前来救治的患者安全出院。”她把七岁半的孩子送到了外婆家,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

  据统计,同济医院直接参战护士达2050人,其中护士长156人,党员520多人。  

抗疫:科学为根本

  战胜病毒,需要冷静专业应对,科学备战才能保持战斗力。早在1月17日,护理部就以最快的速度,查阅相关资料,并组织相关护士长制定了“不明原因肺炎院内防控指引”,在一周之内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职业防护技术、专业技术操作、仪器使用规范、重症护理要点以及预防性心理辅导等培训10余场次,258名护理管理者和800余名护士参加培训;制作学习视频12项,在线培训1400人次。此后又结合疫情特点持续开展线上培训和操作演示。

  为了打好持久战,护理部先后建立了6批后备护理人力资源梯队,根据实战情况科学排班,保证一线护士的休息与调整时间,缩短直接暴露时间,减少穿防护服的不适或不便,保持持久战斗力。

  一线护理人员往往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及心理压力。护理部党支部发放问卷调查5次,及时了解护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持续关怀,为被感染的护理人员家属提供救治;成立“护理宣传报道组”和“心理咨询专家组”,曾铁英副主任带领30余名党员和群众志愿者,每天通过官方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方式推送防护知识与慰问短信,宣传先进、树立榜样,对心理压力大的护士24小时提供心理援助;12名经验丰富的党员专职承担宿管员任务,与一线人员一起入住隔离酒店提供生活物资保障,成为强大的支撑力量。

同济医院郭巧珍护士长和中山三院医疗队联合查房

  抗击疫情,更需要团队协作、专业救治,科学应战才是致胜法宝。在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同济护士与援鄂医队的3500名护士混编作战,同济医院组建战时护理部和护理专家会诊团队,制订各类制度和流程20余种,统一工作流程和规范。由中华护理学会牵头,同济医院护理部、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援汉的全国20所医院多专科的22名护理专家、1名医学专家和1名院感专家共同制定《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成为抗疫战场护理工作指引。

奋战:不止在院内

  作为危重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同济医院肩上的任务重如泰山。在举全院之力完成医院抗疫任务同时,护理部仍组织精干力量四处支援。当金银潭医院告急时,同济医院护理部就火速组织来自呼吸、感染、重症的14名专业护士前去支援,至今仍有三人奋战在金银潭医院。

通宵达旦建设火神山医院

  疫情暴发之际,武汉火速筹建“火神山”医院。1月24日,护理部接到承担火神山护理筹建任务。汪晖带着副主任刘于、内科总护士长何细飞、肿瘤科护士长刘美、口腔科护士长田思维、心内科护士长张丽萍等11名党员干部除夕夜挑灯夜战,制定出护理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所需8大类200余种物资清单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工作手册》。1月25日,所有组员进驻火神山医院筹备组,协同医疗组和院感组参与整体布局设计、人员进出流向、病区功能定位、医用织物洗消、复用器械灭菌、各类标识制作、急救流程制定、护理信息系统建设、标本采集与送检、物资测算与分配。

  1月28日,刘于同志带队进驻施工现场,此后三批68人奔赴火神山工地,争分夺秒开始筹建:勘察流程走向、测量预留尺寸、检查预留位置……没有工人,没有保洁,没有休息;装氧气筒,搬物资,做清洁,贴标识,摆家具……何细飞总护士长被误认为是保洁领班,王霞和田思维不知疲倦地统一流程与标识要求,刘美、张丽萍、陈红这些“女汉子”和何国龙、杜晓亮、席新学、吴波这些男护士长都日均3万余步,走酸了腿脚,磨破了鞋子,喊嘶了喉咙,压痛了肩膀,为十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光谷方舱医院筹建与运行中,护理部组织25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全程参与,何细飞总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配合光谷方舱医院院长唐洲平仅用10个小时就完成开舱收治患者,并组织编写《光谷方舱医务人员工作手册》、《方舱患者手册》及《患者出院须知》,使得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从2月17日开舱到3月5日关舱,875名患者痊愈。

  同济护理人,不仅是护士,还是设计师、建设者、技术员、清洁工......他们是飞速前行的护理骑兵。

温暖:点亮那束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镌刻在每一位同济护士的心中,他们用暖心的言行,打造有温度的爱心病房,温暖着新冠肺炎患者。

  多巡视、细观察、快处理,及时给予康复指导,隔着厚厚的防护服往往听不清病人的话,同济医院的护士们便凑近患者,握患者的手,耐心倾听他们诉说心中的害怕,诉说心中的希望。他们为患者过生日、送连心卡;设立“能量加油站”、无偿提供“能量补给”及生活用品“急救包”;自制《“点餐式”护理手册》,帮助沟通障碍患者表达内心想法,满足生活需求;打造心愿墙、发起“爱心寄语”,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病友们纷纷响应写下自己的心愿,一笔一画蕴含着对亲人的思恋、传递着对医护人员的关心与感激、承载着信心与希望,用特殊的关爱温暖特殊的患者,慰藉的是心灵、点亮的是信心。杨先生与父亲都感染了新冠病毒,曾凡护士长特意将父子俩安置在同一间病房。后因父亲病情变化,父子俩被迫分开。护士为解杨先生的思念之情,跟同事要了几张老人家的照片。当把照片放在杨先生面前时,他不停地说:“活着就好、活着就好。”眼睛里噙满了泪花。

  对于特殊的患者,同济护理团队则更加重视人文关怀,一位62岁的聋哑患者无法与人沟通,又担心病情而焦虑不安,谈晶和谌宁两位护士长号召大家自学手语,由简入繁慢慢了解患者的需求,告知护理进程,帮助老人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济医院医护人员还设计了别样的“新冠毕业证书”,一段简短的“毕业”寄语,成为每一位住院患者的期望,对“毕业”后的病友,护士们还继续提供线上呼吸功能训练和隔离指导。

患者邀请护士龚三成一起看日出

  护士们的付出温暖着患者,他们以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一位患者的儿子,专门创作歌曲《雪白的爱》献给医护人员。一位患者觉得无法表达感激之情,就带着责任护士去欣赏自己发现的美景:“最美的日出”。

  “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会有多让人热泪盈眶。”提灯照亮的同济护理人,还在继续奋战,将患者一个一个渡过河,送上岸。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0日 17:38 来源:党建网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