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村民家中,他是九江学院一名教育工作者,满怀扶贫之情带领小山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谭翊泉的办公室,桌子上那一摞厚厚的笔记本,一页页,记录着他扶贫工作的日日夜夜;一行行,述说着他奋斗八年的点点滴滴……
党建引领,让村民思想脱贫
“撑起来是一把伞,俯下身是孺子牛。既然全体党员信任我,我就更应该坚守扶贫一线,心系群众,扎根基层。”——摘自谭翊泉扶贫日记
2015年,结束了武宁县上汤乡九宫村为期三年的定点帮扶工作,谭翊泉作为扶贫队员来到东山村。2016年,他主动请缨留下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经过“两推一选”,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东山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全村9个村小组406户1568人,来自全国16个省份,姓氏就有107个。矛盾纠纷多、工作协调难、发展底子薄是该村的基本村情。谭翊泉刚到村里就发现,村“两委”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抓党建意识不强,村党组织威信不高;在自身发展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村集体经济薄弱。
谭翊泉深知,只有思想脱贫,脱贫攻坚才有坚实基础,乡村振兴、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为此,谭翊泉创新“三引三化”党建促脱贫攻坚模式:抓书记引导,坚持党建规范化。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规范了村“两委”运行机制、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抓班子引路,坚持党建项目化。
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对接一个产业,建立了3个专业合作社、2个扶贫车间和2个村办企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2014年的零元到2019年的25.3万元;抓党员引策,坚持党建网络化。他把全村党员分成10个党小组,构建产业服务网络,主动塑造好党员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召力。“三引三化”党建工作模式成为东山村引领脱贫攻坚的主抓手。五年来,全村累计培养13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解决贫困户就业354人次,直接帮助贫困户人均每年增收5000多元。
文化引领,让村民精神脱贫
“把‘让东山村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发挥高校优势,创新扶贫模式才是首先要思考清楚的。”——摘自谭翊泉扶贫日记
作为“十三五”省定贫困村,东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0户,共计124人。身患糖尿病、每天离不开药的李正英是村里的重度贫困户。2016年,谭翊泉与她家结成帮扶对子后,帮助她家盖起了新楼,开起了小卖部,增加了家庭收入。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谭翊泉深知文化知识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才能让村民彻底脱贫。在九江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下,谭翊泉带领驻村工作队,结合学院实情和东山村实际,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送文艺下乡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鉴于东山村缺乏专业规划和产业支撑,谭翊泉大胆提出了将东山村打造成“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的构想。根据这一构想,九江学院选派了由15名成员组成的博士团队,对东山村开展了旅游规划、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从多角度指导乡村振兴。为更好地搅动村民思维,谭翊泉走进每个村小组开展“春风行动、乡村振兴”宣讲。同时通过跑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和“七改三网”全覆盖以及道路改造8.9公里、危房改造39户,并整合资金230万元用于全村环境整治。2018年,东山村被评为武宁县“最干净村庄”。
产业引领,让村民生活脱贫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业是人干出来的。在扶贫路上立志做一名奋进者,是光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摘自谭翊泉扶贫日记
540亩的“四季田园”生态农场、180亩的有机蔬菜基地、200亩的皇菊基地、50亩的龙虾基地、160亩的精品果园、1个皇菊深加工厂……只有产业引领,才能让村民生活脱贫。面对2万余亩林地、5500多亩水域面积,谭翊泉与党员干部商定,决定做足“水文章”,围绕打造“庐山西海滨湖第一村”,推动“旅游+生态+扶贫”,走出一条生态扶贫的新路子。
2018年,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东山村发展清水养殖贫困户4户16人,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以“生态+光伏”,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建有5千瓦光伏发电站2座,受益贫困户40户124人。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谭翊泉坚持发挥“4+N”党小组引领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支部+党员+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一个党小组引领1至2个产业,一个党员成为1个产业的致富带头人。目前,全村有40户贫困户以资金、土地、投劳等方式入股蔬菜基地合作社,实现了贫困户入社全覆盖。在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谭翊泉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在抓紧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扶贫产业复工复产。进入3月,苗木基地、有机蔬菜基地、扶贫油茶培植、扶贫车间等复工率已达100%。针对在家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人员,谭翊泉与扶贫项目承包人对接,安排就近就业,新增贫困户就业岗位23个。谭翊泉就这样带领村民,一步步脱贫迈向致富路。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