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坚持社会治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出台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基层党建“三化”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新余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指示精神,深化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充分依托“一核三联、共建共治”城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力量下沉社区“第一线”,做好“党建+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突出党建引领作用
疫情发生后,新余市委成立了“党建+疫情防控”特别行动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市委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倡议书》,下发《关于做好“党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落实“有模有样、有章有法、有举有措、有成有就”的要求,推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力、思想动员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筑牢战“疫”一线坚强堡垒。
市委组成9个“党建+疫情防控”督导组,对全市4个县(区)、39个乡镇(街道)进行全覆盖督导,推动各项防控工作举措落实落地。各级党组织在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关键岗位设置党员“示范岗”“责任区”,组织广大党员走在“党建+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最前沿。
构建共联共建格局
新余将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力量拧在一起,推动力量、资源向社区下沉,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做实基层治理,新余市全面推行市、区(县)直单位挂点帮扶社区工作,每个社区安排4—5个单位进行帮扶,市、区(县)两级共安排318个单位对口帮扶73个社区(城中村),实现城市社区挂点帮扶全覆盖。
新余从市、区(县)直单位选派63名工作能力强、基层治理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战“疫”打响后,全市63名社区第一书记冲在一线,与街道社区机关干部、广大党员群众手挽手、肩并肩,筑牢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全市根据各社区疫情防控任务和实际情况,将“大社区”细分为“小网格”,将318个市、区(县)帮扶单位划分到帮扶小区,督促帮扶单位落实防控责任、给予经费支持、解决实际困难。
市文广新旅局组织该局150名干部职工到帮扶社区,负责该社区13个无物业小区全天24小时值守任务。市委组织部驻宝真社区第一书记裴永勤针对辖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防控难度,在社区全面推行一类网格加二类网格管控,科学划分22个网格,组建134人的网格员队伍,快速构建起联防联控体系。
此外,新余市各街道社区迅速启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快速准确处理社区防控存在的工作漏洞、薄弱环节和突发情况。
夯实在职党员队伍
党员是社区共建共治的骨干力量。2016年起,新余市按照网格化管理方式,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所居住小区报到,并以小区为单位组建了440余支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志愿队,190余名县级干部担任队长(副队长),负责回归社区党员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回归社区志愿队带动居民“管好自己事、关心小区事、参与社区事”。
疫情发生后,新余市出台《关于党员回归社区从严落实小区半隔离管理的八条规定》,将分布在全市各小区的440余支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志愿队就地转为小区疫情防控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志愿队队长转为疫情防控队队长,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临时党支部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城区1.5万余名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参与防控工作,参与小区值守达20余万人次,劝退劝散聚餐、聚集6000余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严密的防护屏障。
构建多元融合体系
新余市探索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体系,将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志愿队、驻社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和有关社会组织有效融合到网格体系中,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在纵向管理上,新余市实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楼栋长为线条,以居民小区为工作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在横向联络上,新余市组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社区有关单位、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志愿队、物业公司、业委会和居民代表等共同组成的“民情协商议事”机制,推动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实现“小纠纷不出小区、大问题不出社区”。
新余市“党建+疫情防控”工作实践,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依靠谁”的问题,回答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为了谁”的问题。市、区(县)直单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带领居民群众共同抗疫,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是一次“党建为民,党建惠民”的生动实践。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