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理解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答:《建议》提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实际,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一,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关系民生福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一是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进程。2019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6%。根据测算,我国城镇化进程可能要在75%左右才会稳定下来,因此还将有2亿多农村人口进城。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同时具有城市、乡村两种形态,迫切需要发挥市域这个中观层级、权限和资源较为适当、统筹协调能力比较强的优势,起到以城带乡、以点带面、以上带下的积极作用,形成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有利于实现城市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和经济社会活动集中之地,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城市逐渐从二元空间向三元空间发展,城市地理环境和城市道路、建筑等物质组成的第一空间,人类决策与社会交往构建的第二空间,计算机和互联网虚拟空间构成的第三空间高度互动融合。城市的日益复杂化多维化放大了社会治理难度。因此,只有用先进理念、专业方法、精准举措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才能实现城市更高质量的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三是有利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促使我们党和国家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从武汉全市“封城”到湖北各市以市域作为战“疫”单位等,都需要通过抓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牛鼻子”,更大规模整合辖区力量、更大范围统筹社会资源、更大力度动员群众和社会参与、更加科学地进行应急管理与服务群众。
第二,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市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要深入总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宝贵经验,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撬动和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支点,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要树立目标导向、政治导向、为民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自治体系、法治体系、德治体系,加快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善于以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等理念协调社会关系,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调处社会矛盾,以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规范社会行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防控社会风险,不断提高统筹谋划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专项治理,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职能优势、市场主体的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服务优势、人民群众的主体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治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先导、科技支撑作用,全方位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