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这句话是2018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管子·形势解》。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因为大海不拒绝点滴之水,所以最终才变得浩瀚无边。

  管仲(约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管仲最先辅佐公子纠,桓公即位后,因得到鲍叔牙推荐而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把他当作自己人生偶像,由此我们我就可以看出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并且我们还要说一句,那就是诸葛亮的道德人格精神当然要超过管仲,可是要论所成就的事业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诸葛亮还是要远逊于自己的这个人生偶像的。

  说到《管子》这本书,其内容之广博庞杂,可为先秦诸子著述之首。举凡儒、道、法、兵、名等各家思想,几乎无所不有;天文、时令、舆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几乎无所不包。后世一般的看法,是《管子》并非出于管仲之手,而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甚至更晚时期诸贤的集体创作。据史料记载,由西汉刘向所编订的《管子》原有八十六篇,其中十篇于唐代亡佚,所以最终只有七十六篇流传至今。不过,这并不妨碍它作为先秦子书的思想和文化价值。

  具体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则出于其六十四篇《形势解》,也就是对第二篇《形势》篇的解释与阐发。所谓“形势”,按照今人的理解,指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比如“国际形势”“客观形势”等,但在这里,“形势”则更宜看作“形”“势”两个词构成的词组,它讲的是自然界的各种物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种种微妙的关联,以及从中能够给人带来的启示。古人敬畏天地自然,经常在对天地自然的参悟中获得人事的启示,在古人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说理方法,今天看来,逻辑虽不一定严密,但道理大致不差,且别有一种庄严与神圣的美感,非常值得玩味。

  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这句话所涉及到的内容而言,在《形势》篇中,《管子》提到了高山大海与为人处事的关系:“平原之隰(xi2),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作为对《形势》篇的解读与阐发,《形势解》于是就对这句话做了进一步阐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用现代汉语表述,《形势》篇说“平原地势低矮处,它怎么也高不了;山脚下弯曲的流水,它怎么也深不了。那些诋毁贤人而赞美小人的人,不能委以重任”。《形势解》对此就做了进一步阐发:大海不辞让涓滴之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浩渺;大山不辞让石头泥块,所以才成就了它的巍峨。圣明的君主求贤若渴,才能聚拢人才;读书人追求学问永不满足,才能成就圣贤。这样,就以高山不辞土石,大海不辞涓滴为喻,把圣明之主与求才若渴的精神、贤能之士应该学而不厌的态度之间的关系都讲清楚了。它体现了“大与细”“难与易”的辩证法,表达了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更揭示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内在规律。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20:57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