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2018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这一经典名言的。习总书记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与孔子并称“孔孟”,在儒门是位置仅仅低于孔子的“亚圣”。他早年和孔子一样奔走四方,希望以自己的学说影响当时的君王,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不过,在那个以力相搏的时代,没有哪个君王愿意采取他那套看起来迂阔辽远的学说,所以他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推行自己主张的机会。晚年乃回到故乡,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其著述言论,被后人收录于《孟子》。今存《孟子》共七篇,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孟子的父亲早亡,他自幼便和母亲相依为命。孟子的母亲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典籍中记载了不少孟母教子的故事,像“孟母三迁”“买豚不欺子”“断织劝学”等,都成为后世教育子女的典范。可以说,孟子后来的成就与其幼年时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大约十五六岁时,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后被尊为“述圣”,而子思相传师从孔子的著名弟子曾参。由此看来,孟子的思想基础与孔子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本人对孔子也是十分崇拜,说孔子是“集大成者”,“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并认为自己是孔子的继承者,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学成后,孟子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收徒讲学,虽不及孔子当时之盛,但人数也有几百。他出生地邹国的国君还不时向他讨教。但邹国毕竟是小国,要想把自己的主张推行天下,就必须到各国尤其是大国中去游说。幸运的是,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正是各诸侯国进行激烈兼并战争的时代,各大诸侯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各小诸侯国为了保住社稷不被消灭,都纷纷招揽人才,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力图实现富国强兵。于是,孟子在四十多岁时,开始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欲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据记载,他先后游历了鲁、齐、滕、宋、魏等国。

  然而,当时的诸侯国,特别是较为强大的诸侯国所追求的并不是“仁政”,不是“民为贵”,不是“舍生取义”,更不是“养浩然之气”,而是眼下的争霸争利,所以孟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诸侯的普遍认可,只有滕国和宋国推行过孟子的主张,但影响都不大。司马迁评述孟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是“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受到冷落的现实自不待言。这一点和春秋时期孔子的境遇是很像的。

  对于《孟子》一书的价值和内容,梁启超有过一个很好的概述。在梁启超看来,孟子对文化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高唱性善主义,教人以自动地扩大人格,在哲学以及教育学上成为一种有永久价值的学说;二是排斥功利主义,其用意虽然在矫正当时的时弊,然而在政治学、社会学上最少也能代表真理的某一面。用两个词来说,前者叫“性善”,后者叫“仁政”。而其内容,则无外乎几点:一是谈哲理,二是谈政治,三是谈修养,四是历史人物评论,五是与其他学派的争论,六是弟子对孟子生活的记录。梁启超还用了一个比喻说明《孟子》与《论语》的差别,那就是《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

  具体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则见于《孟子·尽心上》,按照内容,当属于“哲理谈”。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的意思是: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都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很难再被别的言论吸引。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太阳月亮会发光,再细小的缝隙也都照到,君子对于道的态度,要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无所不明,不能留下缺失;水随物赋形,不填满洼坑就不会向前流淌,君子对于仕进的态度,也要像水一样,不学有所成就不要去追求显达。

  这段话虽然不长,但内容其实是非常丰富的。综合来看,大的意思有三点:

  一是赞美孔子学说的伟大与非凡魅力。为了说明这一点,孟子打了两个比方。一个比方是登山,你登得越高,看得就越远,所以登过泰山这样雄伟险峻的高峰之后,再登别的什么山就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另一个比方是观水,看过大海那样苍茫辽阔的浩大水面,再看池沼湖泊之类的,也就很难再有心情的激动。

  二是以观澜为喻,说明观察事物要从大处着眼,看它的气象与高度。“澜”是水中的大波。我们常说“海上无风三尺浪”,而一潭池水,永远也不会有波澜壮阔的时刻。

  三是以日月能照见一切狭小缝隙,流水要填满经过的所有沟坎而后才向前流淌为喻,说明君子学习要扎实细致,立身要循序渐进、讲求次第。

  这段话中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精辟。但要说在这几句中知名度最高的,则无疑要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了。在原来的语境中,它其实只是一个用来说明孔子学说与人格的高明伟大与非凡魅力的比喻,但是,它本身所含有的特别的魅力和其所能挖掘出的深远意义,却远远地超过了它所在的具体语境。

  第一,它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来自于我们连带的对雄伟的泰山、厚重的齐鲁大地的想象,更来自于人类对于登高望远的那种发自本能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甚至是根植于我们人类的基因之中。登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而更广阔的视野,对于帮助人类发现猎物、躲避天敌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获得更好的视野,甚至是人类进化的动机之一。人类从四肢着地的爬行,到直立行走,这其中一个巨大的动力就来源于此,而一旦实现直立行走,解放出来的双手就能够获得自由,从事一些更为复杂的操作。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登高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硬性的需求,比如古代行军打仗,军营前也常常要竖立一根高大的立柱,哨兵就高踞在立柱之上,注视这周围的风吹草动。也就是说,从矇昧到野蛮到文明,登上高处,获得更广泛的视野,一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呼唤起的是潜藏在我们内心中的一种愉悦,人们喜欢这句话,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以及生物学背景的。

  第二,它也极富有哲理意味。这个哲理就是,人的思维高度往往决定着他的视野与见识,所以,要想获得更好的见地,获得解决问题的更好思路,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站在更高的高度。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智慧。从古至今,就有许多智者,用不同的话语,表达他们对于这一道理的领悟。比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

  最容易说明这个道理的就是迷宫游戏。假如你身处一个设计异常复杂、出口只有一个的迷宫,那么你走出迷宫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零。就算是你用了记号笔等一系列辅助工具,用试错—标记的方法将每一条经过的歧途都标识出来,那么你要耗费的时间也是很长的。但是,如果你能从迷宫中抽出身来,站在一个足以俯瞰整个迷宫的高度,再回到迷宫之中,那么以前对你构成障碍和迷惑的许多东西就都变得不值一提,走出迷宫对你而言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现在我们经常讲在竞争中要对对方实行高维打低维的“降维打击”,而所谓身处高维,就其根本而言,就是你的认知高度高于对方,这样你就能看得更长远,也就从而能看到对方所看不到的机会与出路。

  道理讲清楚,让我们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具体语境中来。如前所说,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这一名言的。众所周知的是,全球化的进程在近年来是受到了一些阻碍的。比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出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等等。所有这些情况的出现,尽管有旧体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某些国家或某些国家馁的一些特定阶层没有充分享受到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红利等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下,一些国家和个人没能站在时代的最高点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使然。站在人类文明的高点,我们就会看到,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安定稳定是人心所向,各国利益交融、命运共同、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随着这一基于人类文明大势的观念被广泛宣传和接受,人们终将摒弃基于零和博弈、单边主义、冷战思维等狭隘观念而采取的对抗行动,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9:44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