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这句名言是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一共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其中许多是事关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如市场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每逢重要场合,我都要谈改革、谈开放,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把改革进行到底。”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出自汉代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卷一,意思是身负重担而路途遥远的人,不会刻意挑选某地而安身憩息。
韩婴(约公元前200年-约公元前130年),西汉燕地(今属河北)人,西汉著名经学家。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任常山王刘舜太傅。善治《诗经》与《易经》,但所治《易经》流传不广,故仅以治《诗经》而闻名。当时治《诗经》的,齐鲁韩三家最为著称,而“韩诗学”的创始人就是韩婴。
《韩诗外传》是韩婴的主要作品。在古代的解经著作中,《韩诗外传》是非常特别的一部。从思想渊源上说,韩婴本身属于荀子学派,但又不拘泥于门户之见,他不但吸纳了同为儒家思想家的孟子的一些思想,比如“民贵君轻”“性善”等观念,甚至对法家的韩非子也有借鉴和吸收。从著述体例上说,其书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杂编而成,一般每条都以《诗经》中的一两句引文作结,它们与《诗经》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注释和阐发,而是基于意义的关联、印证、说明、互补,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先秦时期的“用诗”传统。它不但是关于《诗经》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汉初散文的代表之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它“文辞清婉,有先秦风”,是非常恰切的评价。
具体到“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这句话,则出自《韩诗外传》第一卷的《曾子仕于莒》篇。
其完整的上下文是:
“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怀其宝而迷其国者,不可与语仁;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故君子桥褐趋时,当务为急。传云:不逢时而仕,任事而敦其虑,为之使而不入其谋,贫焉故也。诗云:‘夙夜在公,实命不同。’”
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曾子在莒国为官,俸禄只有三秉粟米,在这个时候,曾子看重的是俸禄以供养父母,而不在乎自身的得失;父母过世后,齐国邀请去他做宰相,楚国邀请他去做令尹,晋国迎接他做上卿,但曾子都拒绝了,因为在这个时候,曾子看重的是自身的得失,而不再看重俸禄和爵位。有才学道德却不出来做官,听任国家迷茫动荡,这样的人,不能和他谈论“仁”;自命清高而身处窘境,使父母得不到很好的赡养,这样的人,不能和他谈论“孝”;身负重物,长途跋涉,这样的人,不会刻意选择歇脚的地方;家庭贫困,父母年迈,这样的人,不会对职业挑三拣四,而只是考虑所得的俸禄能否供养父母。所以,即使是君子,也会出于迫不得已的需求,穿着旧鞋子和破布袄整天乱跑。所以说,君子如果迫不得已出来做官,当然也会听从指挥,尽到职责,但不会为其谋划、深陷其中。《诗经》说“夙夜在公,实命不同”,就是这个意思。
这篇文字篇末的“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是《诗经·召南》中的一首小诗。全诗很短,所以揭引如下:“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用余冠英先生的翻译就是:“小小星儿闪着微微亮,三颗五颗大星在东方。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为了官家早忙晚也忙。人人有命人人不一样!小小星儿闪着微微亮,参宿昴宿大星在东方。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被子帐子都得自己扛。人人有命人人比我强!”
很明显,《小星》描写的是一个辛苦工作的小官吏夙兴夜寐、辛苦操劳,不禁口出怨言的情形。这首诗中最核心的句子,毫无疑问的就是“夙夜在公,寔命不同”。那么,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抱怨呢?不同的注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曾子仕于莒》,就是韩婴所作出的解释:作者是一个不得已才出来做官的君子,作为君子,肯定要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但内心深处,对这份工作并不认同。跟随着这个解释的是另一个问题:既然不认同这个工作,那么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工作呢?韩婴的解释是:“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故君子桥褐趋时,当务为急。”
从原文的语境,我们不难看出,“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是有两层意蕴的。
第一层意蕴,是与“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合在一起,解释了为什么君子也会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作者的解释是出于不得已。比如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家里又很贫穷,又不出来做事,难道让父母在家等死吗?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像曾子那样,哪怕现在并不是出来做官的合适的时机,但只要有机会,哪怕职位很卑贱,哪怕薪水很微薄,也还是要应承下来,这样才能养活年迈的父母。同样,当一个人背负着很重的东西,跋涉过很长的距离,当他筋疲力竭、想要休息一下的时候,他肯定是不管哪里赶快歇下来,绝不会对休息的地方挑三拣四。如果像凤凰那样,“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一定要干净的地方才肯落脚,这怎么可能?
第二层意蕴,是隐含在“不得已”之后的深层原因,这其实也是更为深刻而重要的一层意蕴。有些事情,明明并非出于情愿,为什么君子也会做?因为相比于“不情愿”,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对于曾子而言,时机不合适是不会出来做官的,这一点从他在父母去世之后,能够拒绝诸侯们的高官厚禄,是能够看出来的。既然不情愿,那么当初为什么一个卑微的小官,曾子为什么又做了?父老家贫啊。身为孝子,怎能不养父母呢?对君子而言,孝是最高的道德要求,任何其他的事情与孝发生冲突,都只能退居其次。同样的,身为君子,对于居处之地,本来是有所拣选的。但为什么会“不择地而息”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任重而道远”。换言之,只要身上有重担,脚下有远路,就不可能有择地而息的从容。而身为君子,任重道远,乃是注定的命运。
在儒家学者的话语体系内,“任重道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它是和君子的品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最早的出处是《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不能不刚强勇敢,因为他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且路途遥远。将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的吗?坚持向前,直到死亡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的吗?
由《论语·泰伯》,我们可以知道,“任重道远”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任重”和“道远”。
首先是“任重”。什么样的人有重任呢?《韩诗外传》中举的是曾子的例子,《论语》中说的是“士”,这里的“士”指的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而是以实现“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人。这些人所承担的,是实现“仁”的理想。《论语·颜渊》篇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将“仁”看作君子品德的核心,与“学”相结合,《雍也》篇中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仁”,这一君子所担负的“重担”,是君子的核心品德,也是社会的发展所向,即要使统治者施行“仁政”,君子有克己复礼、和而不同的“仁心”,百姓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
其次是“道远”。“仁”的理想是不容易达到的,因而追寻的路途也是漫长的。《论语》中说,其“道”之远,要“死而后已”,《韩诗外传》中也说“不择地而息”。对于个体的君子而言,要想使自己能够怀有仁、义、礼的德行,就要坚持学习,博学笃志,“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对于整个“士”阶级来说,要想做到在国家中施行仁政,就要恢复礼制,辅佐君主停止征伐、体民爱物;对于世世代代有“仁”的信念的人来说,要想在社会上推行仁爱之风,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形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社会风气,就要世世代代始终怀揣实现“仁”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在求索的路上,将“仁”的信念薪火相传。无论是哪个方面而言,要想达到这一理想信念,重要的是坚持,即使道阻且长。正如伏尔泰所言:“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宣示的是改革永不停步的决心,释放的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烈信号,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越是国际环境复杂,越是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越是任重道远,就越要有不择地而息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前行。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