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太上有立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这段话是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希望大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社会影响力大,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段话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第一等的不朽事业是成就美德,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

  《左传》的全名是《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左丘明为《春秋》所做的“传”。所以,要说《左传》,就要先说《春秋》。《春秋》本是先秦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它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历史大事。可惜的是,先秦国家的史书大多都已经亡佚,只有鲁国的《春秋》保存了下来。孔子在鲁《春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加工,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作为“经”的《春秋》。它按照鲁国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的顺序,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间的历史,其内容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

  然而,《春秋》总共只有一万六千多字,记事太过简略。要想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字背后的深意有所了解,就必须借助解释文字。《春秋》是“经”,解释“经”的文字叫“传”,“左传”就是左丘明为《春秋》所做的传。和另外两部为《春秋》所做的传也就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相比,《春秋左氏传》史料翔实、叙事完备、文字精美,对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对理解那个时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具史料与文化价值,所以最受后世重视。

  具体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具体的语境是这样的:鲁襄公二十四年的春天,鲁国大夫叔孙豹到晋国。迎接他的是晋国大臣范宣子。范宣子本名祁匄(gai),因为封地在范,谥号为宣,所以后世称他为范宣子。范宣子见到叔孙豹,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古人讲‘死而不朽’,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叔孙豹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就没有回答。范宣子自己接着说,从前我的祖先,从虞舜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晋国主持中原盟会的时候是范氏,恐怕所说的不朽就是这个吧!叔孙豹回答说:你说的这个恐怕只能叫富贵传家,不能叫不朽。我们鲁国从前有一位大夫叫臧文仲,他虽然死了,但所说的话却代代流传,这才叫不朽。我听说,有三样东西是不朽的:第一等是树立德行,第二等是建立功业,第三等是著书立说。有这三样,人虽然死了,影响却会长久地流传下去,这才能叫做不朽。

  时至今日,“三不朽”作为中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衡量尺度之一,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正如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说,人类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意义的获得,基本的途径之一就是投身到一项大于个体生命的事业之中,按照英语的说法就是“be a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就现阶段来说,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就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能够获得的最天然的意义。而对于在新时代从事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者而言,“立德”的问题又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能没有灵魂的,而作为精神事业的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正关乎民族灵魂的塑造,所以意义重大。只有首先“立德”,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才能在民族文化的永恒事业中留下闪光的印记,成就不朽的功业。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4:41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