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惟江上之清风(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一名句。习总书记说:“党的领导干部更要对组织和人民常怀感恩敬畏之心,对功名利禄要知足,对物质享受和个人待遇要知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想通这个道理,就一定能够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清廉养浩然正气。”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段话,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前赤壁赋》。苏轼的情况,我们在此前已经有所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前赤壁赋》是一篇赋。赋这种文体,源于楚辞,但其特点随时代发展而又有所变化。汉代是铺陈文采的大赋,代表作家作品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到东汉变为抒情小赋,代表作家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到南北朝而变为骈体赋,代表作家作品是祢衡的《鹦鹉赋》、曹植的《洛神赋》等;到唐宋则变为文赋,而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苏东坡和他的前后两篇《赤壁赋》。实际上,这两篇《赤壁赋》也是苏轼毕生散文作品中的巅峰之作,论文采、论影响,苏文中都找不到可以与之一较高下的作品,而如果迫不得已在这两篇之中勉强做出取舍,则《前赤壁赋》又更胜一筹。

  《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的七月。这段时间,是苏东坡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此前的苏轼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嘉佑元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进京赶考,父子三人的才名当即轰动京师,苏轼本人更是以榜眼及第。在欧阳修、梅尧臣等文坛大佬不遗余力的揄扬推介下,苏轼很快就成为当时文坛、政坛最耀眼的明星。他的文学才华和行政才干也证明了他配得上这些赞美。他先后在京师以及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官,所任之职、所到之处,无不恪尽职守、政绩斐然。

  让苏东坡政治生命发生重大转折的是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君子,其变法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大宋冗兵冗员、国用不足等问题,当然是好的,但其中也确实又有一些政策操之过急,加上地方官执行走样,这就引起了朝野的很多反对。苏轼也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员。43岁那年,苏轼任湖州知州,到湖州后就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对王安石变法提出很尖锐的批评意见,这就引起了新党的痛恨。他们在苏轼的诗文中捕风捉影地寻找了一些莫须有的“证据”,说苏轼包藏祸心、对皇帝大不敬,将到密州上任刚刚三个月的苏轼下到了御史台的监狱之中,牵连者甚众。御史台初设于东汉,因庭院内多种柏树,上有乌鸦栖息,故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个案件这就被称为“乌台诗案”。后来幸亏有多位正直官员的大力营救,加上王安石乃至神宗本人都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所以苏东坡才能侥幸不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是苏东坡政治上由顺境转入逆境的开始,并且虽然后来起起落落,但总体的趋势却是一直没有改变过。

  苏轼在极度的失意中来到黄州。不过,也正像赫尔岑所说“美德犹如名香,愈是压榨,就愈是能散发出迷人的芬芳”。面对不幸,苏东坡表现出的是超然的思想和旷达的情怀。这篇《前赤壁赋》就是这种心胸和境界的最好代表。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与客人夜游赤壁,在迢迢良夜、江山胜景中举杯对饮,有一种凭风蹈虚、遗世独立之感,气氛轻松而愉快。第二部分,写主人扣舷而歌,有客人吹洞箫伴奏,箫声凄凉。客人的情绪影响了大家,席间的气氛也由轻松愉快而转成萧索悲凉。主人询问缘由,客人于是讲出了一番人生短暂、世事空幻的道理。第三部分,写主人开导客人,讲了一番人生天地之间,不应执着于个体生命所得,而当顺乎自然,在与自然的相与往还中求得生命的愉悦。主人的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气氛又重新变得欢快,在觥筹交错中不觉沉沉醉去。而文章也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就出自文章的第三部分。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正是主人开导客人的话语,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大意是说:你大可不必悲伤。你说和天空的明月,船下的江水相比,人生太短暂,世事太空幻。可是就算是江水和明月,难道就真的是永恒的吗?这就看你是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罢了。要说短暂,那天地都是短暂的;可要说永恒,每一个瞬间都曾经真实地存在过,这个发生过的“存在”就是谁也不能抹去的永恒。这样看来,我们何必悲伤于所谓人生短暂、世事空幻呢?一般来说,万物都有定分,求之无益;可也有一些东西,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那就是清风明月这样的江山胜景。咱们现在不抓紧时间欣赏这江山胜景,还悲伤什么呢?

  苏东坡的这番话,是非常富于哲理意味的,并且直到现在,对于我们克服人生空幻所带来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对于我们拥有一个高尚而丰盈的精神世界,都有着很直接的现实意义。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命题:“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也以大量的证据表明,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人是无法面对自己的生命的。这些著名的论断都说明了人之所以为人,一个根本的差别就在于人对于意义的追求。意义,是这些年讨论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之所以如此,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原因:一是在最近的几十年,人类已经在整体性上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状态,当温饱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生存已经不再是人生的主要压力,对意义的追问就变得迫切。另外,随着科学逐渐昌明,宗教这个最大的意义产生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发挥其以往的功能。当人们普遍接受了“墒增”“热寂”等理念,认为宇宙也并非永恒的存在时,空虚感与无意义感就很容易造成人们的普遍焦虑。而苏东坡对于“短暂”“永恒”问题的反思,则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案。这就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有的存在都具有永恒性,既然如此,把握好现在,就是让生命充满意义的最好办法。

  而其更切近的现实意义,则是让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为高尚而丰盈的精神世界。苏轼指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贪婪的索取,所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但人的欲望又几乎是无限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个几乎无限的欲望获得满足呢?苏轼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路,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那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的“清风”“明月”,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江山胜景,而是以清风明月为代表的美好的事物,换言之,也就是在审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审美的满足,几乎不需要成本,但滋味无穷,受用不尽。比起那些庸俗的享受,它高尚、纯粹、优雅,更值得我们追求。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凡有生机者,皆有其生生之机,一旦失其根本,则生机阻断,覆亡朽烂而后虫生。人是万物之灵,“德者本也”,有德,人们才能充实而辉耀,才能健硕而富有活力,从而使生命呈现出蓬勃向上、止于至善的盎然生机。相反,如果无德,则立身无基,进退失据,悖逆横暴无所不作,必然是“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进而“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是所谓“人必自侮而人侮之”,陷入自毁之路。有鉴于此,古代先哲特别强调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在于“养心”,在于以天理良知来规范人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正心诚意地“为仁由己”,并由此来充溢人的固有“四端”,达到纯乎良知之诚、道德完善之境,使人的大本坚固,身润而神强,从而杜绝“邪秽在身”的朽败。

  苏轼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忧国忧民,又豁达乐观。之所以能如此,和他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联。学习苏轼的这种精神,接受以其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功名利禄、物质享受和个人待遇时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通了这些道理,拥有了这种情怀,就一定能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清廉养浩然正气”。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1:41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