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是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这一名言的。习总书记说:“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出自战国思想家荀况所著《荀子》的《天论》篇。意思是天下万物,各自得到各自的和气而生成,各自得到各自的滋养以成长。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荀子是孔子之后与孟子并称的另一个大儒,概括而言,荀子学说的核心主要有三点:“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由这些主张也可以看出其与孟子学说的巨大的差别。除了自己的学说外,他还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是战国时期一个集大成式的伟大思想家。其代表作《荀子》,今存32篇,除少数篇目外,基本上出于荀子本人之手。
具体到“天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话,它出现在《天论》的第一段,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星辰相随旋转,日月交替照耀,四时规律变化,阴阳互相转化,风雨泽被天下。天下万物,各自得到各自的和气而生成,各自得到各自的滋养而成长。人们看到造化成就万物,却看不清这背后的机制,于是将其归结为神明的力量。
这段话虽然简短,却可以说是荀子自然观的理论核心与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荀子推导出了 “明天人之分”的整套自然观。在《荀子》的语境中,“天”约略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大自然”或“自然”。荀子“天人相分”的观念,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人们对自然无法了解,面对不可知的自然力量,面对无法预测的命运,往往倾向于将导致不可知结果的东西归结为神秘的力量,这个神秘的力量,人们就称其为“天”,而后又把人间的关系投射到“天”上,于是“天帝”“天官”,以及“天”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和说法也就应运而生了。实际上,这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具有人格的“天”存在。天地运行自有其规律,既不会因为遇到了尧这样的明君而变好,也不会因为遇到了桀这样的暴君而变坏,是好是坏,全在于人们的应对如何。既然如此,与其搞什么祭天、祈雨之类的迷信活动求得上天的保佑,就不如把现实政治搞好,掌握自然的规律而对它加以利用。即所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 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与其(一味地)推崇天而思慕他,怎么比得上将天当作物质而加以控制呢。与其(一味地)顺从天而歌颂它,怎么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与其(一味地)盼望天时的调顺而静待丰收,怎么比得上配合时令的变化而使用它呢。与其(一味地)听任物类的自然生长而望其增多,怎么比得上发挥人类的智能,来助它繁殖呢。与其(一味地)空想着天然的物资成为有用之物,怎么比得上开发物资而不让它埋没呢。与其(一味地)希望了解万物是怎样产生,怎么比得上帮助万物,使它茁长呢。所以放弃人为的努力,而寄望于天,那就违反了万物的原理。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