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名言是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六月的青岛,风景如画。在这美好的时节,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孔子的故乡山东喜迎远道而来的各方贵宾,我们在这里共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大计,具有特殊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审美意识、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 作为儒家的经典,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层面:表现在伦理道德层面的仁,表现在社会政治领域的礼,以及“中庸”这一方法论原则。而“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具体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它出自《论语·学而》篇的首章。此章的完整上下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说:学到了,然后时常去温习它、实践它,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学而》是《论语》的首篇,篇内首章就是“学而时习之”。《论语》二十篇,篇内各章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但也有大致的侧重。以《学而》而言,按照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来说就是:“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本章也是如此。从内容上来说,它涉及到了学习、交友、修身三个问题。至于为什么孔子在一段话之中谈了这三个问题,历来解释不一。有说是孔子这三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学习的,第一点谈的是学习方法,学习不是知道了就可以了,还要经常地温习、练习;第二点谈的是方式,要想有所进益,就离不开同门师兄弟的相互切磋,也就是《礼记》中说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第三点谈的是学习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学习,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孔子说这段话的时间是晚年回到鲁国,对于过去无人了解自己因而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事情已经放下,优游于学问之中,和老朋友见面,日子过得安乐从容,这段话,就是孔子对自己这种生命状态的表述。这些猜测对不对呢?我们的看法是,《论语》本来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所有的言行,都有其具体的场景和契机,而后有感而发的。不过,既然本章并没有记录下这个具体的场景,而是径直以“子曰”开始,所以对于贯穿起这三个方面的内在线索,我们也就只能悬而不论了。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就是:第一,这三个问题都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学派所特别注意、经常谈论的人生大问题,所以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并不能因为看不出它们的内在逻辑就加以轻视。第二,“乐”“悦”“不愠”,都透露出一种乐观、喜悦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孔子以及此后的儒家都非常重视的。比如孔子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赞美颜回“贤哉,回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状态,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一种乐观、丰盈、昂扬的精神状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的中国,已经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朋友圈”不断扩大。邀请八方宾客,汇聚四海宾朋,这份胸怀与热情,就源自于我们乐于交友,以和为贵的优秀传统。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1:23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