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1922年生于福建闽清,1956年入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吴孟超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2018年,医院登记吴孟超主刀52台手术。可以说,吴孟超是世界上九十多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
2019年1月,97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正式从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退休。从1943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算起,吴孟超已经从医76年,直接救治过1.6万肝胆病人。
吴孟超院士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医学事业。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国际肝胆外科界享有较高的威望。他教书育人,提携后骏,培养出大批肝胆外科专家。
“我这一生有三条路走对了:回国、参军、入党。”
吴孟超5岁随母亲到马来西亚。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英勇作战的事迹成为马来西亚华侨的热议话题。身为班长的吴孟超说服同学们把毕业聚餐的钱寄给了延安。为此,他们还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受到这次事件的鼓舞,1940年,18岁的吴孟超和6名同学相约回国抗日,从此把毕生交给了党的事业。“是党让人民看到中国的希望,是毛泽东和朱德为我们捐钱给延安的事专门回信,坚定了我为党奋斗终生的决心。”
9年后上海解放,吴孟超从当时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信仰的火焰在他心中越燃越旺。他先后19次递交入党申请,但由于华侨的身份,“组织决定,‘你还需要经受考验’。”直到1956年,吴孟超终于“三喜临门”——被发展为党员、参军、晋升主治医生。为了这一刻,他等了7年。
然而,1969年冬,又是因为华侨身份,党支部停止了吴孟超的组织生活。“对我来说,党员不仅是身份,更是信仰,是灵魂的寄托!”吴孟超做了两个决定:每月如期交党费,每周给党组织写一份思想汇报。4个多月后,吴孟超恢复了组织生活,并被选为支部委员。
军旗党旗下发出的庄严誓言,与他从医时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起,在吴孟超的生命中刻下了最深的印记。
吴孟超也曾在《榜样》专题节目中讲述自己为什么入党?一起了解吴孟超坎坷的入党经历和鲜为人知的那些故事。
“作为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
“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吴孟超是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牢牢记得,在入医学院之初,恩师裘法祖就讲过这样一句话:医术有高有低,医德最是要紧。
“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为了治病他们可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有的还负债累累。作为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这是吴孟超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话。他手术时用的麻醉药和消炎药都是最普通的,缝合创面切口从不用专门的器械,他说:“用器械咔嚓一声1000多元,我用手缝合分文不要。”
作为一名享誉海内外的肝胆外科权威,慕名前来找他看病的病人排成长龙,不少患者求医心切,常常在马路上将他的车子拦下,而他总是耐心接过病人的病历和片子细心询问查看,热心安排治疗。他人到哪里,看病到哪里,外出考察、开会的间隙常常是他为病人就诊、手术的时间。出差归来,他总是先到病房看望病人,然后再回家。吴孟超说:“我现在的身体情况,自己还能坚持。我的锻炼是看病、查房、看门诊,时间用在看病上,我高兴。肝癌是我今生最大的敌人,手术室是我一辈子的战场,我要永远战斗下去!”
“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到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吴孟超说,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与肝癌做斗争。
吴孟超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直把培养年轻人作为事业发展的根基。医院成立之初,他就开始为全国各地培养肝胆外科方面的人才。凡是到医院进修的,谁都可以去观摩他的手术,还可以和他搭台手术。
吴孟超还带领团队支持帮扶地方医院,亲自到这些医院开展手术示教帮带,手把手教年轻医生如何开展高难度的肝胆外科手术。现在,这些人大都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院长刘景丰教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时,得益于吴孟超的指导,技术突飞猛进,现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优秀专家。
湖南株洲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唐才喜进修时多次跟吴孟超搭台手术,回到单位后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湖南省肝胆胰疾病首席专家,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程黎明教授深有感触:“吴孟超院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是他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患者的无私关爱,他的精神永远能给我们以鼓舞、鞭策和激励!”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妙手仁医,始终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置第一位,不断培养年轻人,将医术和精神传承,我们民族才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