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有时抵得上千军万马。96年前,“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份日报就在全国反帝国主义浪潮中担当了急先锋。
1925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4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先后举行罢工。5月15日,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惨遭日本资本家枪杀。
多年来受欺压的怒火被点燃,顾正红的死直接引发了工人和学生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
当年5月30日,租界当局大肆拘捕散发反帝传单、揭露帝国主义罪行的学生,万余名愤怒的群众在南京路老闸捕房门口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却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13人,伤者众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在上海闸北横滨桥附近一幢旧式楼房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上海总工会,领导全上海人民起来罢工、罢市、罢课。
同时,决定由瞿秋白负责主编出版《热血日报》,并从中央宣传部抽调郑超麟,上海《民国日报》抽调沈泽民、何味辛组成编辑委员会。
郑超麟在回忆为什么取名《热血日报》时说:“五卅运动爆发后,商务印书馆资本家为了表示爱国或其他原因,拿出一万元给职工办一张小报,职工们于是出了《公理日报》,固然是爱国的,同情当时轰轰烈烈的运动的,但态度温和而稳健,瞿秋白看了后对我说:‘哪里有什么公理,我们自己来办一个《热血日报》罢’。几日之后就办起来了。”
6月4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正式出版,除社论外,该报还辟有《外人铁蹄下的上海》《紧要消息》《本埠要闻》《国内要闻》《国外要闻》《舆论之批评》等专栏,并有《呼声》副刊,公布“五卅惨案”真相,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
《热血日报》在那时真正做到了民之喉舌、党之号角:真实报道“五卅惨案”在全国各地引起的怒潮,批判各种卖国行径,系统宣传党领导“五卅”反帝斗争的方针,把各阶层的动向、人民大众的呼声、各地声援斗争的情况及时传达给群众。
《热血日报》虽只刊出24期,却足以让群众的“热血”沸腾起来,与五卅运动一起,在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百年奋斗历程中,它始终是党领导各项事业推进的重要保障之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新闻舆论战线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主动开展决策调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对于百年中共而言,战争年代的笔杆子带着“热血”,往往是伟大事业的开篇与先声;和平年代的笔杆子“热血”仍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而呼。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