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政治局课程“上新”,百年中共为什么始终爱学习?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5月的最后一天,“中南海课堂”再次开课——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30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时隔1个月的又一次集体学习。

  对于中共“决策中枢”的“定期上课”,人们并不陌生。近年来,大约每隔1个半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都会就某一主题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按惯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同时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事实上,2002年十六大后,中共就确立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自上而下,“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十六届、十七届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次数均不下30次。

  十八大以来,这一制度被延续,学习形式更不断创新——既“请进来”,邀请名家学者来中南海开课;也“走出去”,到中关村、人民日报等实地“学习+调研”。

  而集体学习的“课程设置”,也展现出中共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的特点。防范金融风险,着眼乡村振兴,现实关切在学习中被突出;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战略,补短板、强弱项的“问题意识”鲜明;超前关注区块链、量子科技,谋划未来提前布局的信号蕴含其中……以至于外界已将此视为了解当下中国国情、洞察中国未来发展的“窗口”。

  习近平曾指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

  政治局“定期上课”,可以说是百年中共爱学习的一个集中体现。百年里,中共始终重视学习,强调善于学习,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领导干部到每一个党员,“学习”的要求一以贯之。

  “吃小米饭,攻理论山”。早在1940年,为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中共将马克思诞生日——5月5日设立为“学习节”,一场“全党大学习”旋即在延安掀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面向儿童的这一寄语,成为数代中国人内化于心的“学习意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共和一个新生中国对于“学习”的重视。

  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中共开启了一项“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学习可以使我们向前看。”邓小平如是说: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

  之后,中共更明确提出打造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要求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有评论如此指出。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新时期,中共继续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习近平曾告诫全党: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同时,学习也被中共视为应对风险挑战、解决“本领恐慌”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强调:“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

  重视学习,还要善于学习。这个始终爱学习的政党提出,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

  适应互联网时代学习特点,中共还于2019年正式上线“学习强国”平台,将“课堂”搬到线上,上亿用户在此学习“打卡”“充电加油”。

  当下,中共迎来成立100周年。庆祝百年华诞的“打开方式”,依然是学习——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面向下一个百年,学习继续成为她鲜明的精神气质。

  正如习近平所言:“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3日 1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