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平民邓小平》一书2013年3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出版,从一个平民的视角,描述世纪伟人退休后开启平民生活、往昔走出大山寻求人生出路的峥嵘岁月,政治上与感情上的双重打击、从容淡定的“谪居”生活,直至生命的最后岁月——亲情与真情、友情与乡情、遭际与人际、个性与情趣、智慧与品格,以及儿女情深、喜怒哀乐尽在其中。
1989年11月9日清晨,在景山公园附近的一个住所里,有一位老人按时起了床,同往常一样准时吃过早饭,然后坐下来看书报,阅文件。女儿领着小孩走进来,老人问:“还下雨吗?”
1939年9月的一天。两对新人在这里举行婚礼,一对是邓小平和卓琳,一对是解放后任过海关总署署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的孔原和许明。
被打成“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邓小平被送往江西南昌,被打成“党内第三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陶铸被送到安徽合肥。
似乎感受到了“翻身”、“解放”的喜悦之情。 当时,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邓小平的处境都极为关注,多次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的问题。
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邓小平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境外的媒体至少一百次说他“病危”,他却在京城里自己那个四方形的院落中,过得既舒适又洒脱。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权威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从“大政治”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邓小平政治哲学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书是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复出到逝世的20年辉煌人生历程的纪实作品,记述了邓小平同志晚年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创造和光辉实践。
本书收入邓小平自20世纪3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主要著作共222篇。1983年出版《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1989年出版《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