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宋英杰
谷雨时春生之气盛极,“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也就是说,弯曲的芽儿皆出世,娇嫩的叶儿初长成。草木“卖萌”的时节结束了。
已是暮春时令,花草繁茂,是为荣华。
如果按照气温的标准,一些高纬度或者高海拔的地区依然在“探春”,而南方地区已然开始“惜春”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便是谷雨时节的风物。南方渐渐进入雨季,落花、流水时节,有人为春之将逝而感伤,但落絮依酒、飞花入衣,似乎是很具有侠士风格的一种意境。
古人说:“春物方荡,民情以郁陶。”或许人们原本细腻的情感更容易为春天的景物所撩拨,喜忧萦怀。
对不同季节的雨,古人的态度也迥然不同,于是才有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的说法。在古人眼中,阳春三月,是上苍“承阳施惠”的时节。
万物渐渐适应了这种先洒阳光、后赐雨露的流程,于是“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谷雨节气,“时雨将降”。所谓时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应时而至的雨水;二是指飘忽、急促的雨水。雨水多了,也急了。雨,时常会成为一天之中的小插曲,甚至主旋律。
余光中先生在《六把雨伞》中写道:
三十六根伞骨只一收
就收进一把记忆里去了
不知在那扇门背后
只要我还能够
找到小时候那一把
就能把四川的四月天撑开
春雨就从伞边滴下来
蛙声就从水田里
布谷鸟就从远山
都带着冷飕飕的湿意
来绕着伞柄打转
喔,雨气好新鲜
谷雨时节,花已落,燕又来。
谷雨时节,有暖意,但热未至;有凉风,但寒已消。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
之前是一个漫长的取暖季,之后又是一个漫长的制冷季,阳春三月,是最低碳、最省电的短暂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