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落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记者:作为知名哲学学者,您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核心价值观?

  周文彰: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作为社会共识、共同追求和精神支柱。这三个词实际上讲的也是核心价值三个不同的作用。适应客观需要,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自由平等博爱,它们分别是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为适应巩固自身发展要求而形成的核心价值。

  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迫切需要提炼出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这主要因为:一是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核心价值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二是多元价值差异共存,需要核心价值来规范、引领和主导。三是价值缺失和偏离,需要核心价值来培育、强化和纠偏。

  我这里所讲的核心价值,包括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风尚三个部分。

  记者:现在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都明确了,但形成社会风尚风气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周文彰: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后,大家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七届六中全会想做,当时我们也接受委托提供了研究报告,同时大概还有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日报社等单位。但是汇总起来意见很不一致,就放下了。

  十七届六中全会没有实现的事情,十八大实现了。这既是十八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同时也是一个重大部署。十八大是用三个“倡导”来表述的,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组词,每一组四个词,共24个字。这样我们核心价值观也明确了。核心价值风尚是什么呢?这是我个人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希望核心价值观能够“落地”。你看上面有“核心价值体系”,中间有“核心价值观”,下面就应当是核心价值的实践活动,或实践行为。这样,核心价值才能成体系。所以成体系就不仅仅是理论体系、观念体系,它还包括从理念到实践的整个过程。

  核心价值风尚是什么呢?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被普遍认同接受、被普遍追求实践,普遍体现在个人言行和人际关系上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风尚就在社会风气当中,但风尚是一种相对先进的、带有示范性的社会风气。如果没有核心价值风尚,无论是核心价值体系也好,核心价值观也好,都很容易落空。

  记者:我理解,这个核心价值风尚如何“落地”也是最难的。

  周文彰:说对了!现在我们的很多理念,出发点都很好,理论也成套,但在实践层面往往会打折扣。比如说为人民服务,服务型政府;比如说把群众当亲人;比如说不仅要团结拥护自己的人,还要团结那些批评自己,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和实践脱节,口头和行动脱节,外表和内在脱节。因此,完整的核心价值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形成核心价值风尚为落脚点。

  记者:您对核心价值观的这一解读就更深一层了,核心价值观的落实确实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周文彰:所以我只用了四个字叫“核心价值”,我既没用“观”,也没用“体系”,考虑的就是核心价值是一个外延更大的概念,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个就是体系,第二个就是观,第三个就是风尚。风尚我注意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言行,一言一行都要体现核心价值,二是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即人际关系。

  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概括得比较全面。三个“倡导”的内容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国家带领人民走向富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入手走向全面文明,同时,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56个民族都应当是和谐的整体,这是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自由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状态。尊重自由、追求自由、保护自由,让个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和界限的。自由既是个人对自觉、自愿、自主的意志与行为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整个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追求自由,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现实诉求。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把自由作为奋斗的崇高目标。

  十八大把自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提出来,可以说是进一步向全世界宣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光是追求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也把自由作为我们的价值追求。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并不是资产阶级专利,有些人对此误解,过去我们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就连自由也不敢讲了。

  记者:那么,如何遏止这种倾向呢?

  周文彰:十八大明确把自由作为我们价值追求,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证明,重要的宣示。

  共产党人对自由同样怀有崇高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高价值之一。马克思就很强调“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并将其作为终极追求、最高原则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都有表述。

  再讲平等。人与人是平等的,城里人、乡下人,健康人、残疾人,男人、女人,成年人、儿童,官员和群众,南方人、北方人,这个组织的人和那个组织的人,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在人际关系上平等,在物质利益的分配上也要追求平等,比如统一的分配尺度,具有同样的就业机会、受教育的机会、接受社会必要援助的权利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自由平等曾经被别人高喊过,我们就不能讲。中国共产党人向来把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视为自己的宝贵财富,历来如此。无论是自由还是平等,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先贤们作为一种理想状态、理想社会提出来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下,自由平等有它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和含义,就是马克思讲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像现在我们提出来公共服务均等化,它就是实现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就业等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体现了平等。

  说到公正,它和正义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含义,只是在不同的角度有时候用公正,有时候用正义。社会有四大公正保障体系:第一个是行政公正,就是政府机关和一切具备承担行政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应当提供公正。第二个是舆论公正,报纸、电视、广播,现在再加上新兴传媒,都应当提供公正的舆论。尤其是对一些事情的判断,对一些矛盾纠纷的评价,应当给予公正的报道和评价。第三个是仲裁公正,仲裁是比舆论要强,但比司法公正要弱的一种公正,专门由仲裁机构来提供。最后一个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最高公正。

  一个社会最怕的就是没有公正,比如以上这四个方面,行政不公正人家找舆论,舆论也不提供公正,人家就去找仲裁,仲裁再不公正那就找法院,法院判决再不公正那就有问题了。所以司法公正是最后和最高的公正,是纠正一切不公正行为的最高裁判。

  所以可见,每一个公正都很重要。一切政府机构和带有行政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都应当公正地为社会服务,公正地提供平等机会。同时,不公正的现象总是难免的,那么一切担负着裁决矛盾纠纷的部门,比如仲裁、舆论、司法应该公正地予以裁决。公正的依据一是道德,二是惯例,最后是法律。一个社会具备了公正,这个社会从投资上来讲就是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从生存来讲就是好的生存环境,从成才来讲就是好的成长环境。温家宝总理说过一句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意思就是说,公平正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温暖。所以我写过一篇文章,讲法院是提供公正的,公正是法院的生命,如果法院不能提供公正,那么有法院比没有法院还坏一百倍。

  再一个就是法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从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难究的状况,到现在我们建立起来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建设了一套健全的司法机构,培训了一批素质越来越高的司法队伍。与此同时,大力推行法治政府建设。围绕行政行为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不用讳言,法治政府、法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对法治的误解,以为法治就是用法律去治理民众,治理公众。实际上法治首先是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一切权力都应该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运行。因此,法治最重要就是依法行政,然后就是依法施法。对于公民来说就是依法办事,要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

  在这当中,尤其要注意程序合法,这是任何法治建设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结果,不太重视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偷拆了你的信,发现你信里头有一些不当的行为,然后就拿着这封信去举报,结果就被采用了,包括偷听你的电话都被采用了。但这首先在程序上就不对了,属于非法证据,不应予以采信。

  所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极其重要。

  在个人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提炼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

  当然,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这种构思,从设计到理解都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国家要和谐,个人就不要和谐,更不是说社会不要和谐。三个层面的划分是相对的。总体来说,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每一个方面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

  我非常赞赏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在我看来,核心价值观科学表述一定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核心价值观应当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和一切组织,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针对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如果只对部分人、部分组织起作用,那这不能称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任何只针对部分人的价值、章程都有其特定的实用范围,而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必须是适合所有公民。

  第二,这些概念应当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不能有高有低。现在我们看到这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的四个词都是同一个层次,都很整齐,讲的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同时又深刻把握了这一层面的实质和核心。

  第三,从国际沟通上讲能够准确地翻译成外文而没有歧义。这一点在传播中国文化、加强对外交流、树立中国形象等方面至关重要。

  记者:如果这样就更完美了。

  周文彰:所以当时我们就提出核心价值观应当是两个字,不应当是四个字,比如爱岗敬业就是一个组合词,在翻译上容易产生歧义。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这三个条件,具备这三个特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琢后提出的。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来落实,怎么来形成核心价值风尚。一是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首先教育部门要承担责任,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干部教育,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之中。再就是各级党的组织,应该把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行为规范,党员干部模范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因为这些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价值标准。要全国人民做到的,共产党员应该先做到、做好。还有就是公众人物要身体力行,比如说官员,文艺体育明星,要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树立好的典范和榜样。

  二是分别要求。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组织提出贯彻的重点要求。比如说诚信,每个公民都要讲诚信。官员的诚信就是为民造福,教师的诚信就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医生的诚信就是救死扶伤。

  记者:那是不是说诚信最重要?

  周文彰:我不是说诚信最重要,因为这 24个字让所有人都记住太难了,对个人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和践行的。对于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他们的使命,再比如我们分配资源,处理事务,就应该牢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有所侧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彼此,不分你我。到时候你做的事情要我做,我做的事情要你做,反而把角色搞乱了,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

  三是扬善惩恶。就是说凡是违背核心价值的,社会应当及时作出反应。一切没有道德的行为,一切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都应当及时有人批评,有人制止,必要的时候有所斗争,让这些行为成为过街老鼠。而对于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和事,应当受到公正对待,应当立为典型,树为榜样。比如对于那些见义勇为的人,可以说他是体现核心价值比较好的人,不能让他流血再流泪。对于那些扶老太太反而被诬陷、被状告的人,不应当在法庭上被判决为输了。这样的逆向激励对道德价值观念的树立伤害很大。

  记者:是啊,逆向激励太可怕了。

  周文彰:所以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人跌倒在地上躺着,没人敢立马去扶。另外还有少数的行骗行为也影响着大家的爱心和友善。比如在路边要饭的人,很多人都不给,为什么?说他们是装的。不能让人行骗,不能让成人做那些摧残儿童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应当制止。

  核心价值要得到贯彻落实,它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全民努力,需要各方实践,而且需要精心呵护的一个长久工程。如果核心价值在社会得到实现,十八大报告讲的美丽中国,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记者:所以美丽中国不但是一个生态概念,也是一个道德概念。

  周文彰:是一个人文道德概念。到那个时候,人们就不会怀疑一切行为有欺诈,也不会担心吃上有毒食品;就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投资者就不会再担心被关门打狗;女孩子也不再会担心上当受骗;老人也不再顾虑老无所养;孩子放学、上学不会劳驾大人辛勤接送;所有的从业人员,各行各业的人,辛勤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样的一个社会状态,是我们向往的社会,也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为之努力的社会。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实践,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值得我们去做。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在调整经济结构,社会活力会进一步被激发出来,中国会更加富强。再加上核心价值观的逐步落实,带来的一个美丽中国的画卷,中国一定会迎来历史上最美好的时候。

  记者:非常好的一个愿景,您对实现这一美好愿景乐观吗?

  周文彰: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关键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邓纯东)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6日 01:09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