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穷当克俭,是美德;富而思俭,是更高层次的美德,这种传统美德不能丢,不能废。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类种植的农作物都是枝干肥壮颗粒丰硕,农作物从根部到顶端有很多支叉,支叉上长满了粮食,人类也过着衣食无忧、充足丰裕的日子。慢慢地,人类开始铺张浪费了,玉皇大帝大为震怒,便派天兵天将下到地界,惩治人类恶行。天兵天将按照玉皇大帝指示,打算将所有农作物支叉上的粮食捋掉,以降低产量。当捋到荞麦时,不小心割破了手,血染荞麦杆,这才收兵回到天庭复命,从此荞麦杆的颜色为暗红色。这个故事说明,老祖先很早之前就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也以此故事告诉后人不要铺张浪费。
有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也有山穷水尽的时候,所谓“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前,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高挂门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然而他的妻子却大手大脚,孩子们也是耳濡目染铺张浪费,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但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有一年大旱,两家都是捉襟见肘,食不果腹。常言说得好,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只俭不勤,坐吃山也空。后来,经别人指点迷津,兄弟二人才认识到勤俭二字的重要性。吸取教训之后,他们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并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时至今日,中华儿女还在继承着这一优良传统,每家每户以对联、中堂、族规等形式将勤俭持家发扬光大。勤俭持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这些都是民间百姓在几千年的时间内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还将继续传承着祖先们的谆谆教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便是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无数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深刻警示。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有季文子、卖狗嫁女、房梁挂钱等勤俭节约的典范,也有石崇王恺斗富,洞庭山的席氏、王氏、陶氏鼎足而三,相互攀比炫富,清末重臣荣禄等炫富派的反面典型。崇尚节俭,不是强求大家节衣缩食,而是反对无度挥霍,铺张奢侈。
勤俭节约是安邦的方略,是持家的法宝,更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节约可以是一针一线、一茶一饭,可以是一滴水一张纸,可以是一度电一粒米一分钱。
俭以养德,古训昭然。毛主席在国家困难时期带头不吃肉,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周总理穿百衲睡衣忧民虑国,朱老总踏补丁布鞋体察民情,邓小平喝绿豆稀饭而拒绝入席,习近平上街排队买油条包子与民同享欢乐……伟人节俭,是在彰显一种精神,倡导一种作风,引领一种风气。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两个国民党兵无意中在柴窝中发现了他,并猜到了他是一位大人物。后来,他们从方志敏身上只搜到工作所用的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此外分文没有。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来,经手的钱财数以百万计,却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其妻从红军在白区缴获来的物品中要了一块绒布准备做演出服,马上被方志敏批评了一顿并要求立即送回。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精神,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也就是我们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种传统美德不能丢,不能弃。
过去我们节约每一个铜板,曾是为了革命和战争的胜利;在建设“中国梦”的今天我们要崇尚节俭,更是为了国家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