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有志气的蚂蚁也能把大山搬走。”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前夕分别引用了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这两句谚语,并将其与中国古语对照:“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些意涵相通的古语,为习主席此次出访中亚两国并出席两场峰会做了恰如其分的注脚。
时隔六年 习近平再访比什凯克
当天下午三点,迎接习近平的车队在比什凯克老市政府门前列队,准备前往玛纳斯国际机场。(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停机坪大屏播放习主席和热恩别科夫总统会面的视频。(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红毯、礼兵、舷梯准备就绪,等待专机降落。(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晚上7点40分许,专机抵达玛纳斯国际机场。(央视记者赵东辰拍摄)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亲自到机场迎接。(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等候向习主席献花和面包、蜂蜜的吉尔吉斯青年。她们会请习主席取一小块面包蘸蜂蜜品尝。(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当地时间6月12日晚上7点40分许,习近平主席的专机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玛纳斯国际机场。这是他时隔六年再访吉尔吉斯斯坦。
“四好”从彼此认知开始
习近平此次到访的两个中亚国家,都是中国的“四好”国家。对吉尔吉斯斯坦,习主席说道,“两国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对塔吉克斯坦,习主席说道,“中塔已成为山水相连的好邻居、真诚互信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彼此扶持的好兄弟。”
做“四好”国家,从认识和尊重开始。吉、塔两国都是中亚国家,有着鲜明的特色。在两国的首都比什凯克和杜尚别,各有一处最具代表性的广场,堪称国家的政治象征和文明标识。
阿拉套广场是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中央广场,是国家活动与庆典的场所,建于1984年。(央视记者张淳 荆伟拍摄)
阿拉套广场上的卫兵。(央视记者张淳拍摄)
2011年,为庆祝吉尔吉斯斯坦独立20周年,柯尔克孜族英雄玛纳斯的雕像被树立在广场中央。(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也有一个硕大的广场群,树立着索莫尼、鲁达基等塔吉克斯坦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像。
塔吉克斯坦民族和解与复兴纪念碑。2014年习近平首次访问该国时,曾到此献花圈。碑前是萨曼王朝创立者索莫尼(849年-907年)的雕像。塔吉克斯坦货币即是以索莫尼命名。
鲁达基广场。鲁达基(850年-941年)是塔吉克斯坦著名诗人。杜尚别市中心主干道以鲁达基命名。(央视记者丁沂拍摄)
广场群中有一处2011年建成的旗杆,高达165米,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旗杆,可悬挂长60米、宽30米的国旗。这面硕大的国旗在杜尚别整个城区几乎都能看到。
从杜尚别市内最高建筑俯瞰广场群。纪念碑后方的白色建筑为塔吉克斯坦总统府。(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交织的文明纽带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都与中国山水相连、比邻而居,古代丝绸之路把中吉、中塔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就提到了国与国之间的文明纽带。
在题为《愿中吉友谊之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提到,“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绚丽诗篇在两国家喻户晓、广为传诵。”史学界普遍认为,李白(701年-762年)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
碎叶城遗址,即今阿克·贝希姆遗址,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西南8公里处,楚河南岸,是中国唐朝在西域所设重镇,也是古丝路上的重要城镇。(资料图片)
习近平还提到了中吉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瑰宝《玛纳斯》。《玛纳斯》产生于公元9至10世纪,千百年来一直口耳传承。它叙述了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英雄首领玛纳斯及其子孙共八代人领导族人反抗契丹和瓦剌的故事,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2012年在新疆拍摄的民间歌手说唱《玛纳斯》的场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是柯尔克孜族分布的主要地区。(央视记者刘景提供)
应热恩别科夫总统邀请,中国中央歌剧院赴吉尔吉斯斯坦演出中文歌剧《玛纳斯》。6月11日晚,该剧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大剧院上演。(现场观众赵聪拍摄)
在题为《携手共铸中塔友好新辉煌》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提到,索莫尼、鲁达基等塔吉克斯坦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传颂,粟特人多姿的身影成为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的主角。
粟特商人形象的唐三彩。(资料图)
除了古丝绸之路给中吉和中塔人民烙下深刻的共同印记,中国与这两个中亚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在延续,并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西部有一条长3.5公里的“邓小平大街”。(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在大街东端,矗立着一座两米多高的红色花岗岩纪念碑,碑的正面用中、吉、俄三种文字写着:“此街以中国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以邓小平名字命名这条街的想法是1996年6月时任比什凯克市长、吉著名经济学家西拉耶夫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希望吉尔吉斯斯坦以中国为榜样走改革开放之路。(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习主席到访前的6月8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专程出席了一本新书的首发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吉文版。
比什凯克市中心的尚斯书店是中亚地区第一家中文主题书店。书店正中摆放的书籍是刚刚翻译成吉尔吉斯语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讲故事》。(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也提到了一部新书:不久前,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所著《历史倒影中的塔吉克民族》中文版在华出版发行。
《历史倒影中的塔吉克民族》一书共4卷,其余3卷的中文版也将由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今年4月,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拉赫蒙总统出席了该书发布会。他在发言时说,现在中国正在飞速地发展,我们相对落后一些,期待中国人民通过这本书,对塔吉克人民的历史有更多了解。(资料图)
相通的市井生活
吉尔吉斯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之一。塔吉克斯坦则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投资来源国和塔吉克斯坦最大投资来源国、主要贸易伙伴。比什凯克和杜尚别的巴扎(维吾尔族语,集市、农贸市场)里就能感知到经济脉动的热度。
别列科特综合大市场位于比什凯克市中心,是当地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之一。(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这些货物除部分是本地生产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进口。(央视记者张淳拍摄)
在大巴扎里,还随处可见让中国人觉得熟悉又特别的食物。
别列科特综合大市场卖馕的摊位。(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在吉尔吉斯斯坦,这种叫做“马克瑟姆”的饮料,是饮品中的“黑暗料理”,堪称吉尔吉斯“豆汁儿”。(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2014年习主席到访塔吉克斯坦时,拉赫蒙总统邀请他来到国宾馆,特意在凉亭旁安排了大巴扎展示,并介绍了当地土特产和馕、抓饭、拉条子等特色饮食。元首外交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这是杜尚别大巴扎里的奶制品和干果市场摊位。(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在2014年那次访问中,拉赫蒙总统邀请习主席夫妇到总统官邸参加家宴。拉赫蒙亲手为习近平穿上了塔吉克民族塔袍。这是《时政新闻眼》邀请翻译小哥穿上塔袍试试看。
两场峰会 正待迎宾
这次习主席出访吉、塔两国,还有两个重要日程,就是分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
巧的是,这两场峰会,上一次都是在中国举行。今年4月,吉、塔两国总统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主席在会见时对他们所在国家主办峰会表达了坚定支持。他的亲自出席,更是互为“四好”国家的有力证明。
6年前,正是在比什凯克,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上合组织峰会。今年6月14-15日,上合组织峰会将再次在比什凯克举行。
比什凯克玛纳斯国际机场,还没出海关就能看见上合峰会的海报。(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瓦西里耶夫斯基大道附近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国旗。(央视记者张淳拍摄)
吉尔吉斯国家音乐厅前广场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国旗。(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玛纳斯大道悬挂中吉两国国旗。(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亚信是亚洲覆盖范围最大、成员数量最多、代表性最广的地区安全论坛。在出席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之后,习近平和多国领导人将转赴杜尚别出席亚信峰会。
杜尚别鲁达基大道正在布置亚信峰会花坛。(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亚信峰会相关活动将在这座建筑里举行。(央视记者王萌萌拍摄)
亚信峰会新闻中心正在调试大屏幕。(央视记者王萌萌拍摄)
亚信峰会会场正在布置中。(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12日晚,刚刚抵达比什凯克的习近平主席应热恩别科夫总统邀请,来到总统官邸。两国元首亲切会见。
13日,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举行的欢迎仪式等一系列活动。《时政新闻眼》将为您带来全程伴随式报道。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