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中国的第一】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微信扫一扫 ×

  大科学装置是开展前沿研究、探索自然规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和原始创新的国之利器。系列报道《新中国的第一》,今天(2019年9月1日)带您走进新中国的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坐落着一片网球拍形状的建筑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藏身其中。“球拍把”是约200米长的直线加速器,“球拍面”是周长240米的存储环。在地下6米深的隧道中,接近光速运行的正负电子在这里每秒上亿次的对撞,不断探索着物质构成的奥秘。1984年10月7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破土动工。

  对撞机建造涉及10多个门类的高新技术,数千台设备,90%以上都靠国内自行设计制造。在全国数百个单位、上万人的精心研制、安装调试下,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终于实现了正负电子的对撞。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运行后,短短几年内就在20-50亿电子伏特这一能区取得一系列新发现,不仅使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也促进了我国在加速器、探测器、互联网和高性能计算等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行29个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陆续开建,原始创新活力正在不断激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2日 15:21      来源:央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