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品读中华经典》系列音频 | 战国策(详解版)

微信扫一扫 ×

  本讲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战国策》这部书。

  提到《战国策》这个书名,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但要问它的具体内容,恐怕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

  《战国策》是一部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时期国别史料汇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谋略和论辩之辞。

  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时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之间,斗争尖锐而频繁。一个国家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求得生存,除了富国强兵之外,尤其需要有合适的谋士为国君出谋划策,并肩负出使各国的使命。于是,当时出现了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研究的人,他们讲求如何揣摩国君的心理,运用纵横捭阖之术,约结盟国,孤立和打击敌国,他们“出奇策异智”,可以折服千军万马,可以“运亡为存”,可以左右几个国家的局势,从而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这些人被称为纵横家。

  当时的纵横家,比较著名的有公孙衍、张仪、苏秦、虞卿等人,他们虽然在政治上的见解有所不同,却都有着渊博的学识,特别是对外交游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国君的技艺,展现自己的谋略和外交才能,他们不断地收集历史资料储以备用,并把自己在各国间从事的外交活动记录下来用以反思,有的甚至还亲自拟作,以练习雄辩的技能。《战国策》中的大多数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

  然而,在西汉末期以前,这些纵横家留下的文章并没有形成一部系统完整的著作。西汉末年,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见到了皇家图书馆中许多记载纵横家说辞的写本,内容庞杂,编排体例不一,文字也错乱难读。刘向认为这些都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纷争的历史,很有史料价值,便对其进行校正、删减和补充,最后采用国别体,分为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魏、中山十二国,将其编撰成书,共三十三卷,取名为《战国策》。刘向曾说:“臣向(指刘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可见,《战国策》的书名是刘向整理后所加,策是策谋的意思,后世有人将其理解为书策,即写字用的竹简,则与刘向的原意不合。

  《战国策》成书后,东汉学者高诱为它作注,和原书一起流传。但由于此书反映的是纵横家的思想,与封建社会倡导的儒家主流思想不一致,因此一直未受到重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有所散佚,到北宋时原书已缺十一卷。后经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细心访求,才重新补足三十三篇之数。南宋时,姚宏搜罗了多种《战国策》版本,加以校订整理,并作了续注,流传至今,通称“姚本”。与姚宏同时,鲍彪也注释此书,他的工作有不少缺憾,元代吴师道又为其作补正,和鲍注一起流传,通称“鲍本”。我们今天常用的《战国策》属于“姚本”系统,但也将鲍彪等人的注释加入其中以便参考。

  就内容来说,《战国策》有着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这部书向世人展现了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时所述战国之事多取材于此。

  从思想来说,《战国策》中记载有些策士为了追名逐利朝秦暮楚,有些策士为报私怨而拨弄是非,相互倾轧,这种行为的产生虽有其历史原因,却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是今天应该予以批判和否定的。

  但书中也对忧国爱民、破旧立新、重用贤人等思想进行了赞颂,这是值得继承的。比如,王斗当面讽刺齐宣王好马、好狗、好酒、好色,唯独不好有才能的人,更不懂得忧国爱民。齐宣王听后顿时悔悟,任命了有才能的人就任官职,齐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又如,赵武灵王勇于冲破赵国贵族集团的重重阻力,弃旧图新,实行了“胡服骑射”,赵国实力由此强盛。这种“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的改革思想,至今仍值得肯定。再如,姚贾劝秦王在用人问题上应当取其所长、避其所短,鲁仲连对孟尝君提出要“人尽其才”,这些见解都很有见地,反映出古人在用人方面的朴素辩证观。

  特别要指出的是,《战国策》中的语言论辩艺术。书中记载的纵横家们驰骋辩说、议论风发之辞,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或三言两语一针见血,或长篇大论纵横捭阖,或单方陈词条分缕析,或双方对辩词锋凌厉,呈现出蔚为奇观的论辩风采,其艺术特色和技巧对今天我们辩论、演讲、谈话以及回答他人提问仍有借鉴价值。

  首先,言语有气势,善用铺张。

  铺张,即把事物各个方面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列陈述。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言语表达全面缜密、有自信、有气势,会让对方知道你是有备而来,不敢稍加怠慢,从而加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战国策·秦策一》记载了苏秦游说秦惠王的话:“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段话用词华丽,颇具气势,充分显示出苏秦对秦国各方面情况有着详细的研究和透彻的了解,从而增强听者对他的信任和好感。

  其次,恰当地引史据典。

  言论讲究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讲道理,有据就是摆事实。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提倡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因此,一个人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人物和事例作为论据,并信手拈来古代的经典名句作为道理,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言辞更具说服力和真理性,同时可以展现自己渊博的才学和谦谦君子的风范。据统计,《战国策》中引用古人的事迹达143次,引用《诗经》《周易》《尚书》《春秋》等典籍中的句子和生活俗语也随处可见。这些名句和俗语不需要过多的分析和讲解,听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效果上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

  第三,巧妙运用意深趣浓的寓言。

  寓言,就是用假托故事或以物拟人的手法,使人从中获得启示。在论说中我们不仅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要考虑对方心理和承受力,避免事与愿违,而巧用寓言说明道理则是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战国策·燕策二》中记载赵惠王将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阻止惠王出兵,惠王对苏代的劝说必存戒心,这为苏代的劝谏设下障碍。若直言相劝,恐难以消除惠王的防备之心,甚至可能被当作敌人对待。于是苏代以“鹬蚌相争,渔者得利”的寓言,形容燕、赵和秦三国的关系,让惠王思考其中的道理:攻打燕国对赵国百害而无一利,最终燕赵只会如鹬蚌一样落入渔父强秦之手。惠王听后放弃了出兵的念头。

  最后,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去说明道理。

  有些道理直接阐述,难以把问题讲明白,而借助打比方则既提高了言语的表达效果,又便于对方的理解。《战国策·楚策四》中记载楚襄王不听庄辛劝告,亲信小人,荒淫恣肆,结果遭到了秦国的连年进攻,兵败地削。情急之下他又问庄辛如何是好。庄辛则用蜻蛉、黄雀、天鹅自以为没有忧患却终遭杀身之祸来作比喻,意在强调国君不应丧失警惕,而要励精图治才能保邦兴国,若一味贪图享乐和安逸必将身死国破的道理。三个比喻由小而大,步步紧逼,顷襄王听后“颜色变作,身体战栗”,其明理设喻之效,不言而喻。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16:01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