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场年末召开的高规格会议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划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不久前,另一场高规格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中,“保障粮食安全”同样被重点强调。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粮食安全”一再列入中央重要工作部署事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粮食安全问题。
2018年秋收时节,他飞抵东北考察调研,第一站便走进三江平原的金色海洋,细细察看水稻收获情况,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那一次,习近平总书记还逐一察看了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画面更是令人记忆犹新。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继续增长,达到66949万吨(13390亿斤),其中,黑龙江7541万吨、吉林3803万吨、辽宁2339万吨。黑龙江不仅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粮食产量第一名,且与吉林、辽宁一起贡献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约20%。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8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全球粮食供应秩序面临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发布报告预测,由于疫情及经济衰退,2020年全球食物不足人数可能新增1.32亿。
2020年2月,春耕在即。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地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组织春耕生产,保障夏粮丰收。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虽然小于2019年,但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增长,夏粮总产量也较2019年实现了正增长。
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东北地区的吉林省考察,和2018年相似,他第一站又走进了金光闪闪的玉米地,并再次强调:“粮食是基础啊!”
今年,我国南方多个省(区、市)面临艰巨的防汛救灾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密集调研,先后来到安徽、湖南等多地,他在防汛救灾一线看望受灾群众同时,多次指出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密集赴多省(区、市)考察调研。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他都强调了同一件事——粮食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人类永恒的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中国用不到全球9%的耕地面积、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全球约19%的人口的吃饭问题,被国际社会称为一大奇迹。
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并就此提出多项具体要求。
近期,一系列关乎粮食安全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印发;12月,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外,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几年都聚焦“三农”问题。
这些年,经过持续努力,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眼下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今后一个时期粮食供求的紧平衡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
延伸阅读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