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数十年如一日追求着职业技能极致化的大国工匠。图为主要承担火箭总装、质量特性测量、总装后的检查试验和水平测试工作的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测试车间。新华社发
2020年4月29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工人技能比武大赛吸引了40多位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参赛。图为参赛选手在进行焊接打坡口比赛。丁根厚摄/光明图片
2020年10月29日,一场焊接技能竞赛在安徽省合肥市展开。图为在焊接技能竞赛现场,评委对选手现场制作的试件进行外观评审。新华社发
2021年1月25日,正在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传出消息,今年将推动国产大飞机C919取得适航证并交付首架。
听到这个消息,中国商飞上飞公司高级技师、数控车间钳工一组原组长胡双钱感慨万千。多年来,他带领钳工班组秉承工匠精神,从事着C919上最为精细的重要零部件的加工工作,做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零差错”。
工匠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考工记解》中,“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舜防时,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也。”反映的正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品格。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火箭发动机焊接的中国第一人”高凤林、先后八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许振超等人,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制造”影响了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曾表示,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主动践行、弘扬工匠精神,将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国家的热爱化作工作的激情,谱写敬业报国的时代乐章。
1.“努力将99%提高到99.99%”
杭州博物馆里,一件战国时期的小小透雕双龙玉饰,双面纹饰,可拆可合。物件虽小,但其精密设计与细腻雕工却让观者不禁遐想:2000多年前,匠人们一边吟唱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歌谣,一边聚精会神于一刀一刀的雕与琢之中。
在杭州这个有着千年记忆的城市,9月26日有着特殊的意义。2019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9月26日设为“工匠日”,这是我国第一个为工匠设立的专属节日。
9月26日有何特殊之处?咏叹了千万年的钱塘江潮知道。1937年9月26日,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跨江大桥如虹般飞架钱塘江两岸,天堑变通途。
当年当地,“钱塘江上造桥”不过是一句谚语,用来形容说大话、吹牛皮。钱塘江涌潮凶猛,江底石层流沙淤泥覆盖,时人叹曰“钱塘江无底”,造桥更无从谈起。然而,就是在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桥梁专家茅以升硬是带领团队,克服80多个重大难题,架起了这座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书写了工匠精神的名篇。
回溯中国历史,追求专注与极致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解牛的庖丁、削木为鐻的梓庆、操舟若神的津人……庄子笔下“与物同化”的匠人们,就已展现出专注守心、物我两忘、执着技艺的精神境界与风骨。尔后,这种境界与风骨又分别演化为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不用一钉“天衣无缝”的榫卯、华服冠绝的刺绣……悄然融进千年不衰的民族精神中。
“工匠精神是一种努力将99%提高到99.99%的极致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林新奇说,“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只为打造极致的产品和体验。”
凡人匠心,曰一丝不苟。荣宝斋的技师王玉良一生追求完美,他所做的《夜宴图》木板复刻,至今无人能做第二份。只因做得太精妙、难度太大——共用1667块木板,反复修改琢磨,耗时一年半才做成。
凡人匠心,曰执着专注。塞外黄沙漫天,88岁的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前副所长李云鹤依然守护在他爱了一辈子的敦煌身边。从23岁起,他修复了4000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塑像,也创造出了一个新职业——文物修复师。
凡人匠心,曰精益求精。特级技师高凤林焊接的产品是火箭发动机喷管,被喻为火箭的心脏,他的这双手被称为“金手”。“金手”的练就有多不易,只有高凤林自己清楚:吃饭时拿筷子比划着送焊丝的动作,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杯子练稳定性,哪怕休息时都举着铁块练耐力。
匠心从来不拘一格,每一位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到极致的劳动者,都有自己的匠心之道:择一事,终一生,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我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高凤林说,“在我们的心中,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而在各行各业深耕的大国工匠们,既是中国梦的筑梦师,也是中国梦的圆梦者,正因为有在各行各业默默前行的他们,我们的圆梦之路才能走得自信从容。
2.“不是匠气,是匠魂”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在备受关注的航天人才队伍中,高级技师徐立平是普通一员,但说起他的职业——火箭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师,却并不普通。
在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7416厂,大家称徐立平为“火药雕刻师”。火药雕刻,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用机器代替的世界性难题,必须由手工来完成。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在操作过程中,哪怕是衣服擦出静电,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干。坚持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在徐立平的心里,工匠精神是一种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
“对徐立平这样的劳动者来说,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还是为了从中获得成就感、荣誉感。”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说,“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耐得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一个又一个职业奇迹。”
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打造金字招牌的“中国制造”。40多年埋首于航标灯研制,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将中国的航标灯技术一步步地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原长江洪湖航道管理处航标器材维修中心党总支书记、总工程师郑启湘,凭借着爱岗敬业的赤子之心,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
经过三年苦战,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技术中心技师赵国望让300多个微型零件在直径30多毫米的空间,进行上百次精密咬合,终将流转的光阴化为金玉之声,叩开中国“三问表时代”。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条战线上不断涌现出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他们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他们身上所闪耀出的工匠精神,折射着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影响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忘我地投身于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师、高级技能带头人夏立就是典型代表。“从小到拳头大的机载天线到亚洲第一的65米‘天马’射电望远镜,再到世界第一的500米‘天眼’,我装配的产品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作为小型精密通信天线装配负责人,夏立说这句话的时候自信又骄傲。
“工匠精神不是匠气,是匠魂,是人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体现。”胡双钱说,“工匠精神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兴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春风护航,飞舟破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秉承工匠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3.“深想一层,多想一步”
遥控放线飞车、更换复合绝缘子专用梯、可调式通用撑梁……走进平顶山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创新工作室,各式各样的创新工器具让人眼花缭乱,它们的发明者是一位电力工人——朱玉伟。
被誉为“电力爱迪生”的朱玉伟,是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他扎根基层,用创新屡屡突破技术瓶颈,3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带电作业工具空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获得授权专利26项,还带领班组成员开创了全国50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先河。
朱玉伟不仅自己热爱创新发明,还带动了更多的员工沉下心来钻研技术。“跟朱师傅一起工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受感染的过程。以前,遇到困难就不想干了,现在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我们总是会深想一层,多想一步。”朱玉伟的徒弟周乐超说。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必然要求以开放的视野吸收最前沿的创新技术,进而创造最顶尖的新成果。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拥抱创新,才能推动技艺发展,不断开辟新的道路。2016年以来,全国职工提出技术革新项目214.5万项、发明创造项目80.8万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制造”走上世界舞台。从“嫦娥”探月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从中国“天眼”到港珠澳大桥……一个个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个个新时代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突破创新。
中国航发的产业工人洪家光花费5年时间,和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从技校毕业、从学徒做起的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顶尖高技术人才,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拥有一双“金手”的高凤林,是一位给火箭焊接“心脏”的专家,先后参与了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多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高凤林在他所参与攻关的多项重大项目中,不断改进工艺措施,不断创造新工艺,不断攻克一个个难关,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准。
“实际上,对于一名好工匠而言,高超的技艺只是其表象,更为决定性的因素是具有坚忍不拔的品质、追求卓越的恒心、钻研创新的执着。”高凤林如是说。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从追求数量到提高质量的转折点,必须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也正因如此,对产品品质极致追求的工匠精神在当代中国引起广泛共鸣。”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苗月霞说,“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最终要靠创新,而创新则离不开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而创新,要不得浮夸,坚守工匠精神,用实干与可靠的技术、发明来扎扎实实地解决产业技术突破的瓶颈,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
4.“源于工匠,高于工匠”
刺眼的蓝光一闪,焊枪下两根直径仅3.2毫米的不锈钢丝,瞬间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作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公司首席操作师,李万君手中的焊枪已“出神入化”。
在焊接车间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让李万君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一名高铁焊接专家。在公司申请出口纽约地铁生产许可证时,李万君毅然主动承担起地铁转向架焊接任务,带领团队焊接出了美国检验专家见过的最高精度部件。
“用智慧加技能,把手中的产品不断升华,最后达到极致,成为工业上的艺术品,让产品走向世界,为国争光。”这就是李万君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在他心中,工匠精神是一种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将目光投射于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升起的精神境界。
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川藏铁路,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铺设难度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承担了开凿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决定精准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装药量,凭借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巨大的爆破声冲破隧道,浓烟冒出洞口,随后最危险的工作就是走入爆破现场,检查效果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哑炮。一次又一次,彭祥华阻止了其他工友近前,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
从青春岁月到年逾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危险并不难,20逾年里屡屡面对致命危险,而能够守恒如常,这就是大国工匠的担当,更是大国崛起的动力与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工匠精神源于工匠,高于工匠。”中国(南京)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永乐认为,“作为一个大国所推崇的时代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早已超越了工匠这个群体,可以推及到任何一个行业或职业群体,体现为全体劳动者敬业报国的崇高境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中美贸易摩擦、中兴事件、华为事件,无一不在警醒着全体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只有崇尚工匠精神、掌控核心技术、做强中国制造,才能在市场博弈中占据优势。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坚持以实干成就梦想,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凯歌。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