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典”亮百年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性贡献。

  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价值,深刻阐释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百年系列,与您一起深刻领会。

  【释义】

  《资治通鉴》记载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惨痛的用人教训,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为继承人,结果导致强大的智氏家族遭致灭族之祸。为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论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并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著名论断,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司马光还按才、德的不同构成将人才分成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并提出发人深省的观点:“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此,司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为先。用人当先求有德,若才德不能两全,“宁舍才而取德”。司马光认为,才胜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远比一个无才无德之人要严重得多。

  【解读】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在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视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结合时代条件,汲取历史经验,我们党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思想;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同时,更加突出以德为先,把德放在选人用人的首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指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

  根据新时代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并深刻阐述:“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现在,我们提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不同,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德才兼备是始终贯穿的价值主线。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

  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继承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德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干部的一贯要求,同时赋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新的时代内涵。这些重要思想,抓住了干部工作的核心问题,为新时代选人用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07日 10:34 来源:央视网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