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天天学习丨考察途中临时下车 是什么让总书记如此重视?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月13日下午,正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淅川县,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

  在赴渠首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临时下车,走进麦田察看小麦长势,了解夏粮生产情况。河南是全国主食产业化第一大省,2020年河南的夏粮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时下车看夏粮这一细节,传递出总书记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关注与重视。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地方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进田间地头,登上插秧机械,捻着小麦谷粒,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粮食安全?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如何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带您一起了解。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意味深长地说:“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近年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多次召开会议、印发多份文件,聚焦粮食稳产,将粮食安全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予以明确,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视。

中国“粮袋子”有保障

  粮食生产“十七连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冲击下,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夏粮丰收有基础

  今年,中央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要求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将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市,分品种、分区域制定稳产增产方案,同时,强化农资调运和技术指导,有力有序推进春耕生产。总体看,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目前主产区小麦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大部分地区已孕穗抽穗,生长发育进程偏快。

多措并举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从发展智慧农业,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进行智能灌溉、精准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控制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挑上了“金扁担”。

  手机一点就能浇地、施肥;太阳能杀虫灯像“卫士”一样挺立在田埂;连片麦田里,“只见农机不见人”……今年,农业农村部门还将开展智慧农场建设,无人机、自动化、物联网等农业“黑科技”将加快进入田间,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适度进口以优化粮食供给结构

  适度进口是我国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粮食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进口国。专家介绍,这是因为我国粮食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有效供给不足,需要通过进口调剂余缺,优化供给结构,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整体水平。

  全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粮食市场供应,事关广大群众一日三餐,应急情况下能不能供得上,更是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库存规模充实,仅地方储备就能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的市场供应量。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为何还强调要有危机意识?

  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此外,粮食浪费这一世界性难题也不容忽视。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仅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大致有340亿—360亿斤,这其中还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除了在消费环节的浪费,我国粮食损失浪费还存在于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

  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5日 14:23 来源:央视网 编辑:徐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