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歌剧演员、教育学者戴玉强。我要讲述的文物是曾由毛泽东主席珍藏的两盒特殊的磁带,里面录制了“东方红一号”卫星首次上天后传回的音乐,现收藏在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
△见证新中国航天事业起点的《东方红》磁带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中国航天新纪元由此开启。那一天,收音机里传来了响亮的《东方红》乐曲,中国人实现了对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击。而这老磁带正是新中国航天事业伟大征程起步的见证。
时间就此再往前倒推12个年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师的胡其正那时只有23岁。1958年,苏联和美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刚刚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的胡其正被分配到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牵头成立的581组,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工作。
胡其正:苏联1957年才打上去人造卫星,很多科学家觉得咱们也应该搞卫星,所以1958年成立了581工作组。但是真正卫星怎么搞?没有人搞过。基本上我完全改行。
之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更因为导弹技术不成熟无法上天等技术难题,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一再搁浅。直到1964年底,赵九章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以及导弹发射的成功,应该尽快恢复被暂缓的卫星研制计划。转年10月,中央调集了全国的科学精英商讨如何研制卫星。这场会议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多,在新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胡其正说,当时困扰大家的第一个问题是,造一颗什么样的卫星?
胡其正:第一个卫星上去是什么目标?大家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要求,甚至于希望做个天安门形状的都有。
△“东方红一号”最终确定为72面体的球形设计 图片来源:央视网
数十天的讨论让这颗卫星的雏形逐渐清晰:即72面体的球形设计。会议还确定了12个字的总体目标:“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抓得住”是指地面能够跟卫星保持通信。当时国内还没有正式的卫星测控站,为了能“抓住”卫星的轨迹,全国相关单位迅速突破了无线电测轨关键技术,建成了我国最初的卫星测控网。
“听得到”的要求,需要能够在太空播放音乐,让全世界听到属于中国航天的声音。当时负责乐音装置的卫星实验队队员沈震京说,设计人员也不断提出方案,最终确定东方红一号使用发射机,将电子音乐版本的东方红乐曲转化为无线电信号,在地面进行广播。之所以选择电子音乐,是因为相比于八音盒和磁带机,电子音乐没有触点,更易实现。
△“东方红一号”卫星上搭载的《东方红》乐音盒 图片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而为了实现“看得见”的效果,研制人员做了一件“观测裙”,跟随卫星入轨后会展开形成直径四米左右的球形,远远大于卫星一米的直径,在地面上用肉眼也可以看到。1970年4月25日晚,“东方红一号”飞经北京上空,人们仰望天空,看到了“中国星”!
△东方红一号观测裙 图片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967年12月,国防科工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正式将其定名为“东方红一号”。在定名后仅仅29个月,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酒泉基地发射升空。几个小时后,从卫星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响遍神州大地。无数中国人守候在收音机旁,和乐曲一起放声歌唱……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为《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印发的喜报(局部)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卫星成功发射的第二天,正在广州参加东南亚“三国四方”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刚走进会场就兴奋地向代表们宣布了“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
随后,毛泽东主席收到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寄来的两盘磁带,分别是在“东方红一号”卫星飞经首都北京和海南岛上空时直接收录、未加剪接的录音胶带。
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 阳国利:毛泽东同志收到这两盘录音磁带后,一直将他们收藏在身边,视若珍宝,直到去世。通过这件文物,我们也希望能将文物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所创立的“两弹一星”精神传递给大家。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依然在太空中遥望着祖国,而这盘磁带所记录的声音,也将鼓舞中国航天事业永远走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路上。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厅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毛冰玉:我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90后讲解员毛冰玉,中国航天的每一个高光时刻都让我们忍不住欢呼,就像我每次和大家讲起“东方红磁带”背后的故事,都能感受到航天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努力。这鼓舞我今后讲好红色文物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