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公元713年至741年这20多年被称为“开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空前繁荣,人口规模大幅增长,百姓生活富裕殷实,呈现出“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景象。但当时的统治者没有把握和抓住机遇,不仅没有维护和延续好良好发展势头,还引发了“安史之乱”,使大唐江河日下、由盛转衰,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历史的教训令人唏嘘不已,带给我们的警示十分深刻。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抓住、维护和延长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对未来中国完成“惊险的一跃”是何等重要!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历史与未来接续交汇、中国与世界密切交织的时空背景下,只有放长眼量、拓宽视野,积极主动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准确把握时与势的总体趋势和发展变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仍存在
当今中国,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外面的世界不太平,家里的事情不容易,面临的情况异常深刻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人提出疑问: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仍在?发展优势是否还明显?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
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机遇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何谓机遇?就是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因素和环境。它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不是主观意志能左右得了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存在战略性、全局性机遇并发挥作用的时间段,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举例而言,20世纪80年代,世界迎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正是抓住了这一重要机遇,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让国内经济融入国际产业和贸易分工体系,使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从而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对一个大国的发展来说,能不能抓住用好和维护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关乎事业的长远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明确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近20年来,我们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现在已进入本世纪第三个10年,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条件、因素和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那么,究竟我国是否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作出判断:时与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外部环境仍然有利。当今世界,虽然存在局部冲突、恐怖主义等不和谐因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政治对话、经贸谈判、文化包容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分歧和争端的主要方式,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尤其在核威慑条件下,大国之间直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发展被外部因素阻断的几率明显减少,可以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情,赢得一个较长的发展窗口期和黄金期。
中国发展潜力仍然巨大。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拥有超级的经济体量、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所产生的需求是持久的、全面的。目前,我国有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超过欧洲总人口的一半,而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到60%,发达国家则达到70%以上,我国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的空间还比较大。
中国增长动力仍然强劲。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要素投入和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驱动力,靠要素投入驱动空间有限,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弱,靠改革创新驱动能量巨大,内生动力会越来越强。目前,我国总储蓄率约为45%,仍然处于高位,可挖掘的消费潜力依然很大。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科技创新亮点频出,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累计推出5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若干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使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
最重要的是,我们有强大的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凝聚民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在推动发展上,能够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很好结合起来,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都得到有效发挥;在应对挑战上,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都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形成战胜一切风险困难的强大合力。
正是基于这些事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阶段作出科学判断。这是我们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必须依此来展开,不能偏离这个重大判断。
二、理性看待新机遇新挑战
唯物辩证法有一条基本原理,讲的是量变质变规律,即事物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在此基础上又会开始新的量变。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来定位我国发展环境?把这个规律作为望远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质”的定性,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是“量”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又要做到“草摇叶响知鹿过”,保持见微知著的预判能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碰到的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今天,我们既有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自信”,又有站在聚光灯下的“压力”;既有快速发展起来的“喜悦”,又有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我们前所未有地置身于机遇与挑战交织、光明与黑暗同在、有利与不利并存的矛盾之中。
向外看,这个世界充满希望。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进步带来的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占世界经济总量已接近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特别是信息技术以指数级的速度迭代升级,推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加速重构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和格局。
同时,这个世界也挑战不断。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们生活的地球并非风平浪静,时常暗流涌动。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单边主义一意孤行、贸易保护沉渣泛起、强权政治大行其道、恐怖袭击防不胜防、难民危机此起彼伏……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之殇。
向内看,我国发展优势明显。中国经济已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尽管遇到了狂风巨浪,但大海是掀不翻的,在风浪之中更能显示它的力量和壮阔。当前,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变,有条件而且完全有能力克服困难,再上新台阶。尤其是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的效益已初步显现,经济的“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佳、“活力”越来越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国内经济总量接近四成。
同时,我国发展也问题突出。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时,既是发展重要机遇期,也是矛盾集中爆发期。我国发展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不平衡不充分,其中不平衡指的是有的地区和领域发展得好,有的发展得不好,出现了失衡现象,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升;不充分指的是改革发展不完全,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外部冲击和内部矛盾碰头所产生的结果,解决起来任重道远。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机遇和挑战从来都是同生并存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是要用辩证思维加以研判和把握。“十四五”时期是新机遇新挑战不断涌现的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到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开辟新局,推动我国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三、牢牢把握发展战略主动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不常有,有了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关键是出现之后要牢牢抓住,并善于维护和延长好。这是一条被人类文明发展反复证明了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在新旧机遇转化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尤为重要。
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汲取。1640年后,英国抓住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国家到现代国家的转型。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英国又一次抓住了这个重要历史机遇,在群雄逐鹿中逐渐胜出,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高卢雄鸡”法国,成为世界霸主,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辉煌了百余年之久,一时无两。美国的崛起也是个典型例子。19世纪中期后,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抢抓机遇,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于1894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谋得先机,坐稳了世界头把交椅,进一步巩固和夯实了头号强国的地位。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正是紧要之时。一个大国的兴起和强盛,往往会面对生死攸关的紧要转折。站在路口只有两种命运,抓住机遇就能保持优势、乘势而上,丧失机遇就会前功尽弃、跌入低谷。我国在历史上曾经和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丧失了太多发展机遇,错过了太多历史路口,对蒸汽机轰鸣声充耳不闻,对电气之光视而不见,被时代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陷入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付出了沉重代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当历史的机遇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必须维护、延长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战略空间和上升通道。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对我国发展环境的科学判断,从统筹“两个大局”的高度,要求全党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勇于开顶风船、走上坡路,牢牢把握发展战略主动。
准确识变。当今时代瞬息万变,各个领域的更新都是“一日千里”,其变化之快让人眼花缭乱。就拿科技领域来说,摩尔定律的标定周期在不断压缩,技术更迭的速度呈裂变式增长。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有一双洞若观火的慧眼,科学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潮流,敏锐觉察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精准辨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科技等领域发展的端倪和动向,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科学应变。“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面对经常变化的情况,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是行不通的,必须因势利导、科学施策。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百年罕见、异常凶猛,中国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在非常之时施以非常之策。第一时间果断封城,举全国力量支援一省,用最短时间建造救治医院,实施全城隔离全员检测,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态势,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为全球成功控制疫情的典范。
主动求变。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富有哲理: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拱破是生命。国家的发展也是一样,从内主动求变就能打破困局、获得新生;如若被外力牵着走,只能处处被动、受制于人。比如,近年来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为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作出了中国贡献,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
1923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李大钊在《桑西门的历史观》一文中这样写道:“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近10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历史的机遇再次向中华民族张开热情怀抱。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乘着机遇的东风展翅高飞,使中国现代化抵达繁荣富强的新天地。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