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顺口溜里话真情 热词地标开新篇——乌蒙山区新征程上的走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乌蒙山区曾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山莽莽,阻隔着几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年3月,六盘水市贫困县全部出列。2020年11月,毕节全市脱贫摘帽。乌蒙腹地翻开崭新一页。

  “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引前进方向。

  脱贫摘帽山区如今是啥模样,又以怎样的状态迈向新的赶考之路?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位于乌蒙腹地的毕节、六盘水探访,从一个个细节中走读新征程上的山乡画卷。

  顺口溜里话真情

  出毕节火车站,沿着盘山过岭的柏油马路向南,经过约两小时车程,才能到达位于群山深处的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

  村民们介绍,村广场新景观墙上雕刻的两句顺口溜道出了箐口村人的心声——

  过去:茅草房巴掌大,一天三顿无变化。

  现在:房屋漂亮马路宽,金果飘香乐心间。

  在村里走走,就会发现这顺口溜并不夸张。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几千亩猕猴桃树布满山野。村民说,2017年开始,村里引导发展猕猴桃种植,实行群众自主管理经营,村两委统一包装和品牌商标注册,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行统一销售,产量可达两三百万斤,产值超千万元。富裕起来的农民筑起花园民居,财力充裕的村集体修起文化广场、柏油路,还盖起漂亮的新学校。

  采访中,像这样反映生活之变的山区顺口溜还有很多。在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前“麻布衣裳破草鞋、苞谷洋芋度春秋”的威宁人曾向湖要粮,围湖造田;如今,记者看到,依托精准扶贫措施发展多元产业,“威宁哥哥下山来,汽车开起进城来”,威宁不仅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还在修复草海,力求生态逆袭。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龙头山山风吹来新风文明,北盘江江水流走陈规陋习”。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脱贫后当地继续发展特色种植,如今“四季有花、四季有果”。202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52元,每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记者走访看到,走向富裕路的新街乡正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着力移风易俗,乡风乡俗文明向好。

  山区顺口溜里有深山巨变,有田园牧歌、难忘乡愁,有发展企盼、振兴热情,更有对党的感恩和落实总书记指示的豪情、干劲……脱离绝对贫困,“下一程”仍需坚持努力。乌蒙深处,新的希望在萌发,更明媚动人的生活在召唤。

  山乡热词大文章

  记者走访乌蒙山区,翻过高山、入乡进村时总能听到基层干部群众总结的“热词、新词”转化为发展实践,令人耳目一新。

  “室内产业”——在黔西市绿化乡湾箐村,不少村民家前屋后,整整齐齐摆着一大批黑塑料筐。原来,当地投资400万元发展起了红托竹荪产业。除传统的林下和大棚种植,村里发动农户利用闲置房屋进行室内居家种植。既可以种在闲置的房屋里,还能种在院坝里、阳台上,红托竹荪成为湾箐村村民增收的“阳台经济”“室内产业”,一些产品“借网出山”,村里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周末经济”——在毕节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村两委近两年大规模推广种植食用玫瑰,一亩地收益5000元左右,收益是种玉米的10倍。当青山村里种植玫瑰已超过1800亩,当地又琢磨围绕农旅融合做活“周末经济”,结合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建设起“青山·玫瑰庄园”。村民告诉记者,每到周末,当地民宿、农家乐红红火火、一席难求。青山与玫瑰牵手,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支撑。

  “能人效应”——在纳雍县寨乐镇红托竹荪种植基地里,村民个个手脚麻利,几分钟就能组装好一个栽培筐。纳雍县引进“能人”建起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赋能周边多个乡镇山村,2020年产值1.45亿元,解决就业超过700人。引进技术能人、经营高手、管理人才,纳雍山村逐步把路径产业选准,闯出发展新路。

  “旅游家底”——六盘水旅游资源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当地紧紧抓住气候优势,在炎炎夏日以一个“凉”字破题,念好生态资源利用“山字经”,唱好旅游文化发掘“融合戏”,把“中国凉都”这张名片越擦越亮。“中国凉都”“康养胜地”……六盘水旅游家底逐渐摸清、攒厚,乌蒙山川中正在酝酿一股“文旅力量”。

  比起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乌蒙山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仍有许多困难会扑面而来,但山区人民始终奋力向前。“林下经济”“森林碳汇”“农旅融合”……随着越来越多的“热词、新词”闯入乌蒙山乡,大山深处也将有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地标变迁看未来

  地标是一个地方的代表符号。摊开毕节、六盘水地图,一些地标悄然嬗变,新地标崛起诠释着新发展的方向。

  “荒丘洼地”——“奢香古镇”。奢香古镇位于毕节市大方县,如今是集观光旅游、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们很难想到,在2015年以前,古镇所在地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山丘,正中位置原来是一个巨大的积水洼地。经过精心设计建设,“花海梯田”和古色古香的文旅商业街“落户”于此,同时“入住”的还有来自大方县27个乡镇的1.2万多名易地扶贫搬迁居民。搬迁群众不仅住进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县城新居,当地还通过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措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如今,打好“文化环境牌”的奢香古镇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搬迁群众老穷根拔得出,新生活稳得住。

  “废弃矿山”——“城市公园”。凤凰山公园位于黔西市城区南部,艳阳午后,市民聚集到这里观飞瀑、赏绿植,畅游美景。凤凰山曾是一座废弃矿山。2017年,黔西市决定拆除周边棚户区,修复受损山体,完善城市公园功能。经过石漠化治理、山体植被修复等一系列措施,凤凰山变成了一个集市民休闲娱乐、人文历史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生态建设的“绿色红利”,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发展观念也在巩固、茁壮。

  “苞谷薄地”——“花果园地”。“去年全区猕猴桃产量2.25万吨,产值约6亿元,今年产值预计可达8亿元。”六盘水市水城区东部园区管委会主任陈颖说,当地原本“石多山高”、村民多种苞谷,引入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种植后,猕猴桃、刺梨等一批新的经济作物逐渐布满山岗,成为一方百姓致富“金果”,为山乡带来新的希望。紧邻六盘水的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青山巍巍、暖阳镀色,几千亩樱桃园已成为旅游点,以前土气的“砖瓦村”、贫瘠的“苞谷地”已被悄然取代。村民们经济收入成倍增长,振兴发展势头昂扬。

  必须正视,刚刚脱贫的山区还面临着很多发展短板,发展后劲不足、民生保障不充分不平衡、生态环保压力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但新资源在“激活”、新家底在“攒厚”、新产业在“生根”……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多彩多姿的新发展实践,正在乌蒙腹地生长。

  延伸阅读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0日 15:05 来源:新华社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