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948年12月,平津前线司令部下达命令:北平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担任警备任务,成立北平警备司令部。第41军的前身就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这支部队有警备中小城市的经验,但面对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解放军决定把入城纪律当作送给北平市民的“见面礼”。

  平津前线司令部、北平市军管会先后颁布了严明的解放军入城“约法八章”“入城纪律十四条”,给老百姓吃下“定心丸”。第41军全军上下,热火朝天地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政策纪律教育,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121师采用的是“政策点名法”,操场上,一名干部拿着花名册,念一个名字、点一条政策纪律,被点名的战士要对答如流。123师更绝,发明了“评入城资格”法。他们先定出六项条件:一是爱护城市,不准破坏;二是看守警卫,原封不动;三是空手进去、空手出来;四是立场坚定,不腐化、不被坏分子利用;五是不违反警备规则;六是有责任心,别人犯错误要积极制止。根据这些条件,从师长、政委到战士、炊事员,一个一个参评,谁不够条件,就甭想入城执行任务。经过严格的评选,还真有个别战士没通过,失去了入城资格,部队进城时,他们只得留在城外干着急。

  1949年1月31日,这天正好是农历大年初三,121师从西直门进城,接管北平防务。那时正是大寒节气,北平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入夜了,执勤的战士们穿着单薄,挤在老百姓的门道里、屋檐下,冻得嘴唇发紫,却没有一个人去敲百姓的门。附近的老百姓两次来请战士们到家里取暖,但都被拒绝了。第三回来了一群“娘子军”,大娘、大婶、大嫂请战士们一定进屋去坐。连长只好实话实说:“上级规定不能进民房,您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房是不能进的。”这“三让三不进”的故事很快传开。

  第41军进城后,对待群众文明礼貌,接管仓库原封不动,绝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保护文物古迹连多一个钉子眼儿都要查问。1949年4月中旬,第41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北平各界群众代表为第41军各师赠旗——“秋毫无犯、仁义之师”。